深秋的一天,我随高怀德副主席一行,专程到平利县正阳乡张家坝村,向陈继周一家播放其残疾孙子陈松林在市阳光学校生活学习情况。
我们一行从安康出发,驱车向八仙镇方向疾驶。沿途溪流清澈,红叶满山,五颜六色的山野花扑面而来,农户房檐下挂满了黄澄澄的玉米棒子,柿子树上红彤彤的果实分外迷人。约两小时后车速突然减慢,来到了正阳河岸的乡村公路,顿觉山势陡峭,人烟稀少,仅见蓝天一线。在车里摇晃了近一小时,又步行好长一段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就来到了陈继周家里。屋外墙损瓦破,空空荡荡,屋里仅有一些简陋的桌椅和破旧的锅碗瓢盆,除了两幅棺木外,几乎没有一件象样的东西。一位脖子上挂着大瘿包的老太太,佝偻着腰身神情木然地坐在门槛上,往来照应我们的当家人陈继周步履蹒跚,已是风烛残年的光景。眼前的境况使我在风景如画的沿途产生的快意荡然无存。
应我的请求,陈继周老人出示了两件精心保存的物件,一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国务院颁发的五角星形状的奖章,金光虽退,字迹如新。一件是陕西省政府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颁发的红纸烫金证书,纸质颜色已略微泛黄。我接在手中,端详良久。怎么也无法把眼前的现实与证章承载的内容联系起来。陈继周在五十年代初期因养牛贡献突出,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光荣出席了全国劳模大会,七十年代中期再次被评选为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先进工作者,受到省政府表彰。毫无疑问,陈继周是一位长期勤奋,能够创造业绩,有过辉煌历史的大丈夫。
是什么重负压弯了这位刚强铁汉的脊梁,致家庭长期贫困如此?同行人讲述的情况再次在笔者脑海里翻腾起来:陈继周一家祖孙三代6口人,大多是痴聋傻哑残疾人。本人已87岁高龄,老伴已91岁,儿子又跛又哑,儿媳智商较低,孙子陈松林虽体智正常,但又聋又哑。是的,陈继周纵有三头六臂,也独木难支,无力回天啊,咋能摆脱长期靠政府扶持救济度日的命运呢。这样的家庭能有前途和希望可言吗?我为陈继周老人悲凉的人生际遇深感哀叹。
学生们欢快的笑语从光碟播放机传来,把我的思绪吸引到市阳光学校的画面上。陈松林宿舍整洁,学习专注努力,与同学们融洽相处,充满少年的朝气,入学不久就当上了班长。跨进阳光学校的大门只需一小步,但对陈松林而言却是人生的一次大跨越;接受特殊教育对一般残疾儿童而言,只是平等的享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对陈松林这个特困家庭而言,却是播下的一粒寄予全部希望的种子。谁能设想到深山特困家庭的陈松林有机会到百里开外的安康城接受特殊教育呢。
不幸之中有万幸,绝望之时有希望。那是2007年春节前夕,华龙山头白雪皑皑,正阳河谷寒风阵阵,高副主席一行踏着泥泞山路,到这里慰问看望困难群众,看到陈继周一家的情形,深感救济钱物,无法解决这个家庭的长远根本问题,下决心要为解决这个家庭的特困做点什么,苦苦寻思治本之策。座谈中发现陈松林智力尚可,又正当学龄,高副主席就向大家说:“这个家庭将来的脱贫希望就指望着个孩子了,想办法让他先读点书,再进行技能培训,将来能用一技之长养家糊口,搞好了还能脱贫致富。这样,不仅这个家庭能变样,而且也能给政府减轻扶持救助的压力。政协有条件做这类好事善事,回去后就加紧联系。” 并当场指定了负责落实办理的人员。这次邂逅相遇,竟成了陈松林人生的新起点。
春节刚过,市政协就着手多方联系,得到了社会的热切响应。市阳光学校徐兴堂校长非常支持,当即告知入学前应做的各项准备工作。4月份就选派两位骨干老师,在市政协的带领下,风尘仆仆赶往正阳乡,对陈松林的视力、听力、发音能力进行了初步测试,对行为特点和习惯方式进行了细致观察。徐校长听了面试情况后,当场通知9月1号报名入学。根据其年龄偏大的实际及观察的情况,确定了同时进行特殊基础教育和技能实操培训的方案:先从小学一年级基础知识学起,待能够与人简单的手语交流后,就开始半天学文化知识,半天学劳动技能,保证学得懂,练得会,用得上,用四年时间把松林培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入学报名这天,正阳乡找车并派人护送陈松林母子离家来到安康;市政协把陈松林母子从车站带到学校,带领陈松林购买卫生纸、牙具、脸盆、洗衣粉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支好铺位,摆放好用品,帮助熟悉生活、学习和购物环境;市政协后勤服务中心把陈松林母亲带到党校宾馆安排住宿,副秘书长崔中华还出钱为母子买饭,并告知宾馆服务员注意照料,防止外出走失。第二天送到车站,落实可靠人员将其平安送回家里。中医院免费为陈松林认真进行了入学前体检。
为保证陈松林完成学业,阳光学校全免陈松林的教材费,培训费、住宿费等各类费用,仅收基本生活费,并选配优秀师资进行教学和管理。正阳乡政府确定一名家在安康城的干部负责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世界宣明会正在联系解决一副价格不菲的高级助听器,帮助陈松林训练恢复听力;市慈善协会的一些小组也正在酝酿资助陈松林上学事宜。市政协干部经常到阳光学校看望走访,及时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使家中老人放心,本人安心,避免无谓的牵挂,分散学习精力,市政协还专门制作了陈松林学习和生活情况的光碟,在为全家播放时,高怀德副主席叮嘱当地政府给予陈松林家庭更多的关照。众手相扶,为陈继周一家营造了希望的明天。对陈松林本人极其家庭的幸运遭际,我慨叹不已。
光碟播放结束了,陈继周老人饱含感激和兴奋的热泪与我们依依惜别。随着车轮的滚动,我心潮起伏,思绪难平。一首充满激情的歌曲仿佛又在耳边回响:“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片爱,我们生活的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助人为乐的美德,给陈继周一家送来了希望之光,也必将把更多的类似陈继周的家庭送上希望之路。目睹了陈继周一家的人生际遇,面对存在弱势的社会现实,对时代孕育的扶危济困精神以及奉行这种精神的高尚行为。我除了赞叹,还是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