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何时不再难

作者:吴咏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0-02-24 10:57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在我市已不再是梦幻,眼下正演绎着超乎预料的突然,成为普通大众的代步工具。 继“通行难”之后,又日益加重了“停车难” 现象。历经一定时间的积累之后,已经从点、到线、到面全方位地影响着城市的交通、人们的出行、社会的形象,进而影响到人们对政府公共管理的信心和信任,“停车难”成为影响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新痛”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
    解决“停车难”问题,我市动手早、步伐大、措施硬。“双创”中把解决“停车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采取了诸多过硬措施,最大限度地协调和调动了社会停车资源,持续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仅2009年“五一”旅游黄金周到来之前,安康城区就新增停车位6000个以上,经受了旅客井喷期间车流量遽增的严峻考验。但是,我市“停车难”问题尚未根本纾解,双创治理“三乱”中,车乱停问题已经高居榜首。究其原因,既有城市规划建设先天不足与后天欠账太多等历史性问题,也有车辆拥有量遽增与区位优势凸显同时降临的发展失衡问题,城市交通管理理念和手段相对滞后与市民素养不适应汽车时代要求等思想念、价值导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问题,也不容忽视。
    “停车难”给城市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和人民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成为安康突破发展中出现的新瓶颈。治理“停车难”,工作千头万绪, 涉及到公安、交通、城建、规划、市政等部门,必须系统思考,有序推进,科学管理,综合治理。
    在思想观念上,要对“停车难”的形成原因和可能趋势有科学分析和清醒认识,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因应之策。 “停车难”问题的出现,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条件和现实社会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社会高速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涉及到众多的因素,譬如汽车总量及年增量,城市中心区域的道路容量及年增量,各单位、小区、道路可规划的停车位总量及年增量,居民的出行习惯和停车偏好,“停车难”出现的区域、时段和持续状况,政府规划、城建、交通、公安等相关部门履行职能和相互配合的状况,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及影响居民生活的程度等等,这些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问题,单一或复合地影响着“停车难”的程度和解决的途径。必须对安康城区停车问题深入调研,进行静态和动态的系统性分析,从规划、立法、经营、管理、执法等各个角度系统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逐步形成解决“停车难”问题的科学的短中长期战略方案。防止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临时仓促应对,做到从容应对,标本兼治,长治久安。
    在城市基础设施上,要努力使城市公共产品提供能力与市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实现动态平衡。“停车难”的根本原因是停车位资源总量与快速增加的汽车拥有量严重失衡。安康城区在双创工作开展之前,停车位总量只有2000个左右,近两年新增加的停车位,大多数位置偏远,与市民出行方便的需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在大街自行车道划定的停车位,虽然暂时缓解了车位不足的问题,但挤占了通行空间,又加剧了通行难的矛盾。近几年来,随着大交通的快速改善,过境车辆激增,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汽车下乡政策的鼓励,在不断加快,日均牌照发放量都在40辆左右,但城市用于停车的资源没有相应快速增加。加之我市城市布局上,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如医院、学校、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大多集中在几条早先修建的中心大街上,人口聚集在城区周边新开发的小区,人为形成每日都出现的街道拥挤的几个高峰时段。因此,解决“停车难”必须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大格局下,着眼于未来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大势,做前瞻性的统筹考虑,既要从拉大城市骨架、优化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入手,为避免未来“停车难”拓展必需的城市环境,又要抓住老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的机会,通过单位或居民搬迁,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等途径,增加停车位总量,缓解当前日益紧张的停车位供应问题,还要预留足够的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为解决当前和今后包括“停车难”在内的公共服务问题创造条件。从现在起,从每一项工程开始,尤其是大型商场、酒店宾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小区建设、住宅建设,都要把配套建设大型停车设施作为工程建设的必需项目,作为准许建设的前提条件。要坚决做到在旧城区不再插建楼房,合理布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尽量疏散过度密集的人口,营造更为宽敞的生活空间。下决心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在逐步还清“旧账”的同时,绝不欠下“新债”,力争用不太长的时间,使“停车难”成为永久的过去。
    在城区交通管理上,要努力提高科学调度水平,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利用现有停车资源的潜力,向社会提供高效公平的停车服务。“停车难”的出现,与现有车位资源利用不充分,车辆流向调控不科学等管理问题有着重要关系。应当在施行单行道通行、停靠地点、通行时段等各种交通管制措施,以及有关城市交通费用收取等方面,给予城市公交更多的特权和优惠,鼓励和支持优先发展壮大城市公共交通,最大限度地减少汽车出行停放的数量;要在江北和江南的城东、城西各建一个规模较大的客运站,把车流分散在中心城区以外的城乡结合部,减轻城区繁华地段车辆停放量;要确立停车位有偿使用的理念,分地段确定停车位价格,按停车时间长短收取停车费用,用价格杠杆调节停车位资源的利用,既能有效限制对停车位资源的无节制占用,又为社会资源投入停车场地建设和经营创造了机会;要采取强有力措施,保证商场、酒店、单位等拥有的停车场地无限制地对外开放,使城区比较紧缺的停车场地全部用于停车服务;要充分挖掘现有人行道、街道停车泊位的潜力,如兴安西路、巴山东路、南环路等人流量相对较少的路段,可以考虑多设置停车位,兴安中路、金州路、育才路等人流密集的路段,可以设置分时段使用的停车位,在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后时段可以停放车辆。同时,对乱停乱放行为要坚决严管重罚,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停车行为。通过疏堵结合、科学调控,充分挖潜,在现有停车位资源的条件下,使“停车难”得到最大可能的缓解。
    在居民停车行为引导规范上,坚持管理、教育、引导多管齐下,努力使市民在快速提升生活质量和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尽快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等等方面与汽车时代的来临相适应。城区乱停乱放问题积重难返,与居民素养的提升与城市文明的进步不同步有直接关系。私家车的数量虽然快速增长,但一些居民文明停车习惯却没有同步形成,有些车主习惯停在哪里就停在哪里,有停车位也不去停,有些车主出门办事情,就直接哪里方便往哪里停,没有养成按位停车的习惯和自觉,乱停乱放的情况相当普遍,以致成为双创清除的“四乱”之首。居民文明素养如不能与物质文明的进程相适应,必将大大增加交通管理成本,不仅难以有效缓解当前出现的“停车难”,而且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情况下,停车位也难以有效使用。要在“双创”中趁宣传教育“四进社区”良机,在加大对乱停乱放处罚力度的同时,扎实开展文明停车习惯养成教育,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通管理教育,以及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教育,引导居民在市内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尽量减少对停车位的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