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品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旅游产业关联度高的显著标志。2012年“三八”节期间,在市政协各位主席及秘书长的关心支持下,市政协副主席黄秀玲带领市政协机关女同志,带着如何发展我市旅游商品的课题,前往旅游产业比较发达的福建等地,就旅游商品开发营销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团先后与福州市、厦门市和南昌市政协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他们关于旅游商品开发、营销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经验介绍,深入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场,对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服饰、旅游食品、旅游营养保健品、旅游活动用品及土特产等用品的生产营销情况,进行了现场观摩考察。同时,向所到之地积极宣传安康优势特色和发展潜力,推荐招商引资项目,介绍安康安商活商的优惠帮扶政策。受到了所到之地的热情接待和欢迎,考察团一行深受启发,收获颇多。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外地旅游商品开发和营销的成功经验。
福建沿海和鄱阳湖周边地区是我国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带,他们在旅游产品开发生产和营销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
1、当地政府把旅游商品开发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大的子系统,高度重视彰显地域特色文化和利用独特资源的旅游商品的开发,特别是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加工技术的对接和融合,既保留了地域文化特色,又克服了传统工艺技术生产量的限制,很好地适应和满足了旅游购物的需要。如武夷山岩茶、大红袍等特产的加工,都是在保留传统工艺精粹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加工技术进行较大规模生产制作的。
2、把地方特产打造成著名品牌,在品牌的包装下进行旅游商品的深度系列开发。一是对客源市场进行预先研究,针对客源地的文化传统、消费习惯、购买能力和携带要求,对商品类型、商品体量、包装样式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厦门的海产品是当地重要的旅游商品,他们针对内地游客的特点,同一品牌商品就有各种不同口味、不同档次和不同包装,对游客购买意向的适应性吸引力极强。二是对有市场潜力的名特产品进行多系列开发,能够使游客通过品尝、使用、观赏等各个途径,接触和感受到名特产品的价值。武夷山的竹纤维系列开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们针对旅游客源来自世界各地的现状,顺应绿色环保消费趋势,将竹纤维这一名特原料,开发成衣着服饰类、日用装饰类、玩具观赏类、器用家俱类等若干大类,每一类中又开发出成百上千种旅游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任何一个旅游者都会觉得不虚此行,看中某个商品。从而产生极大的购买欲望。
3、运用文化渗透力刺激游客的消费心理。扩大旅游地的社会影响,为旅游商品的营销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旅游商品承载了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和传播旅游地形象的双重价值。一件精美的旅游商品能激发旅游者美好回忆,显示旅游者的生活经历。可使旅游者长期保存或乐于赠送亲友,乐于向周围社会介绍,并产生极大的影响力。武夷山景区打造的“印象大红袍”大剧,既将茶文化展示于精美宏阔的舞台艺术,又融汇于商品介绍和展示的过程,使游客在欣赏艺术和了解商品的过程中,对特定商品所包含的精神价值有了深层的理解,大大增加了持有或享有的欲望,同时也极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的提升。
4、在旅客集散地或核心景区打造旅游商品集中经营展示区,并配备能全面介绍所有商品的解说人员,设置游客能够品尝、观赏和感知商品的条件,具备能够容纳大型旅游旅游团队购物休憩的空间。为旅游商品的推介搭建了宽广的平台。
二、相较旅游发达地区,我市旅游商品开发专业人才缺乏,科研力量薄弱,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和营销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名优特产种类很多,但开发出来的商品品种单一,营销的手段和设施非常落后,旅游购物市场远未激活。主要是:
1、对旅游市场缺乏系统研究,市场信息不灵,开发生产力度不够,自觉性不强,还处在自发原始阶段。新产品开发缓慢,旅游商品花色单一、品种缺乏特色,单调雷同,包装装潢不雅,商品的实用性、观赏性和纪念性较差,旅游景区景点的商品少的可怜,称得上纪念品的更是寥寥无几,而且种类大同小异,除了营销地点不一样,品种几乎一模一样,旅游商品不受游客欢迎,也难以满足其购物需求。系列化深度开发尚未真正起步。
2、很多旅游商品工艺粗糙、质量低下,难以引起游客购物兴趣和购买欲望。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等是旅游商品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要求旅游商品不管是所用材料、制作工艺,还是实用性能、包装装潢等都应该体现较强的质量意识。但事实上,质量上乘、价格适中真正能称得上旅游商品的并不太多,大部分做工粗糙,档次较低,即使价格低廉也引不起游客购买欲望。更有甚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使游客难以买到正宗的、货真价实的当地特色商品,满足不了游客的新异、馈赠、纪念、价值、等各类购物动机和追新求异的猎奇心理。挫伤其购物积极性。
3、旅游商品层次不丰富。大多数国内外游客真正感兴趣、愿购买的是那些特色鲜明、有一定档次、经济实惠的旅游商品。所以旅游商品开发的层次性应以中档为主,高中低档产品各显特色,使各层次的游客都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能买到理想的旅游商品。应尽快改进我市旅游商品档次低、质量差、包装单调、品种单一,价格贵、携带不便的问题。
4、营销手段十分落后,经营场所严重不足,没有一个大型展示地方特色商品的平台,甚至无法在一个商场接待大型旅游团队。特色资源产品如富硒食品、丝绸产品等,都是零散分散的小店经营,游客遇见中意的商品,因缺少推介而难知其祥。例如富硒茶在经销场所没有经常性的茶艺展示,丝绸制品没有服饰展演。经常发生游客想购物而无处购物或者难以遇见心仪商品的情况,不能给游客带来舒适、方便、享受的旅途乐趣。
三、参考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我市旅游商品的开发和营销,必须抓好如下工作。
1、提高认识,加大力度。旅游商品收入占整个旅游产业收入比重的高低,是旅游业发展阶段的显著标志。发达国家或地区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收入的比重高达50%以上,我国才在20%左右徘徊,我市所占比例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说明旅游发展滞后,发展空间非常之大,发展任务非常紧迫。要把旅游商品开发与旅游硬件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从政策、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大力扶持发展旅游商品开发生产企业和开发研究机构,改变旅游管理部门与旅游商品生产部门“各自为战”的状况,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对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和经营进行宏观引导和管理。包括制订发展旅游商品的战略、方针、目标、调整相关政策,提供市场情报信息等,做大做强旅游商品开发和营销产业。
2、注重创新,发挥优势。我市有条件作为旅游商品的土特产品不仅完全符合绿色环保消费理念,而且种类比较丰富,稀有性和独特性突出,尤其是富硒资源全国仅有安康和恩施两地。有开发生产旅游商品的良好条件。要在科学预测旅游发展前景和客源地拓展空间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开发项目、发展方向和产品定位等方面,制定旅游商品开发规划,做到高点起步,稳步推进;要准确把握旅游活动的新特点、新时尚和发展的趋势,认真研究旅游者的购物需求特点和购物动机,针对其需要的变化进行设计、开发。要在富硒品牌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山野菜类、茶叶类、魔芋类、保健食品类、丝绸类、根雕盆景类、石质饰品类等富有秦巴特色的旅游商品,增加食用、观赏、装饰和使用等种类,拓展档次、不同规格、不同风味系列,深度挖掘和体现旅游商品价值;在商品包装上体现产品的价值,彰显特色。以适应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水平、不同文化背景和素养、不同审美情趣和购物偏好的各层次游客的购物需求。
3、以文化人、强化吸引。要以地域文化风情为灵魂,提高旅游商品推介水平,增强旅游商品魅力。把以茶文化为代表的饮食文化和以汉调二黄等为代表的观赏文化融入旅游商品产业,突出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品位。把茶艺表演的过程融于茶品推介的过程,把紫阳民歌的演唱与茶文化的内涵展示溶于一体,把汉调二黄的表演作为推介体现安康地域文化类商品的平台,使游客在赏心悦目的旅游过程中,增加购物欲望,加深对安康的美好感觉。
4、完善设施、优化服务。要搞好旅游商品展销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旅游购物场所布局分散、规模窄小的困境,摆脱旅游商品不能集中系列化展销的窘境。在岚皋县城和花里镇、安康城区和瀛湖翠屏岛、石泉县城和后柳镇等主要旅游目的地,兴建能够同时接待大型旅游团队购物的商场,集中展销安康各类各系列旅游商品,可现场开展浏览、品尝、观赏和购物等活动。并配备知晓本土文化、熟悉商品特性的接待解说人员和导购人员,使安康的旅游购物环境有所改善,为发展旅游及其旅游商品,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