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中,市水利局详细汇报了全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视察组对市水利局近年来在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并围绕水利规划、高效节水、项目捆挷、灌渠末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通过视察,委员们认为,近年来,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围绕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这一目标,坚持不懈地开展以基本农田、小型水利、防洪保安、农村饮水、水保治理等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的提高。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有基本农田292.6万亩,以灌溉为主要功能的水库114座,堤防护岸1392公里,渠道4072条,泵站287座,机电井1074眼,堰塘11063口,水窖46万眼,农村供水工程2752处。
同时,也指出我市水利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建后管理方面,客观上由于机构设置、人员缺乏等原因,还存在“重建轻管”现象;骨干水源工程少;渠系配套末端建设不到位;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还不高;防汛减灾体系需进一步加强;资金配套使用不集中;水利基层服务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断层现象严重等。
委员们在建议中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一是要积极抓好民生水利。加强水源地保护,抓好水质监测、检测,确保供水安全。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步伐,尽快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二是建立水利发展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加大对水利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力度,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利融投资新机制,整合涉农涉水资金渠道,解决投资分散等问题。打破部门利益藩篱,建立水利资金集中管理使用的体制,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有计划的集中使用资金,提高水利建设资金的使用成效。三是建立和完善基层服务体系。加大各级水利专技人才的补充力度,培养和充实水利技术人员力量,重视和支持现有水利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高技能人才投身水利事业,从而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四是加大渠系配套末端建设。在抓好病险库塘排危加固水源建设的同时,统筹兼顾,积极争取渠系配套末端建设,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灌溉不到位的问题。大力推进普及节水型设施农业发展。五是加大为农服务工作力度。针对农业灌溉收费问题,我市不属于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形成不了规模。建议:对自用农业灌溉用水水费实行免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对种养殖业经营大户,成立用水协会,由农民自行建设、自主经营、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