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靠生态产品富民强市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体会

作者:吴咏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2-12-19 08:39

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是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美好安康的决策,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科学步骤。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安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安康既要守住绿水青山,为全国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为后人乘凉种树,又要加快发展,解决好当前十分紧迫的实现小康问题,诸多矛盾解决起来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深入思考,不断探索。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产品”这一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所谓的生态产品,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舒适环境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的必需消费品。我市的自然禀赋和人为成果,都有提供更优质更充裕的生态产品的条件,按国家产业发展的宏观布局,我市也是国家层面的生态重地。但生态产品属于公共产品,不能象其他产品一样为提供者带来等价的经济利益。因此,应当在把生态建设作为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又通过拓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途径,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我市近几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在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15%的基础上,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局部环境得到优化,呈现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全民抓生态建设的思想共识尚未真正形成,生态林业和城市绿化建设亟待优化提高,农业和水土保护任务艰巨专业技术队伍和防治灾害能力亟待加强节能减排压力距离国家生态市创建标准差距较大。归根结底,是发展与环保、欠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与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客观存在,现实的局部的利益与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关系尚未处理妥当。必须确立提供更优质更充裕生态产品的的理念,大力拓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途径,尽快走出一条以生态产品强市富民的新路子。

一、着力实现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要大打特打绿色生态牌,发展有机农业、林业和渔业,以无公害、有益微量元素丰富的绿色环保农产品为农业主导产品,在满足自身健康消费的同时,占领更多的高端市场,把生态优势变成产品优势;要大力发展以享受优美自然环境为目的的各类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安康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壮大特色旅游产业,把公共绿色产品直接转化为现实消费品;要理直气壮争取生态补偿资金,把因保护生态而牺牲的经济发展代价补偿回来,把享受安康生态成果的受益者应支付的费用争取过来,使安康人民的富裕程度与享受生态成果地区基本均衡。通过上述努力,使安康的生态产品不仅仅是国家的公共产品,同时也是为安康人民带来现实利益的交易产品。

二、做大做强生态产品。安康生态环境的骨干就是森林生态系统,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全面加强汉江沿岸、交通干线、风景名胜区、城镇规划区及城镇周边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绿化,使森林生态质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做好汉江综合整治,不在支流新开小水电站项目,加快引汉济月工程前期工作,解决月河水量不足和水质下降问题,严禁滥捕滥捞行为,保护水生物链,修复汉江、瀛湖等退化水生态系统;完善水生态和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和制度体系建设,确保汉江干支流出境水质控制在国家Ⅱ类饮用水标准以上。减少使用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对大型养殖企业的畜禽粪便和农村生活垃圾实行集中化处理,全面降低和控制农村环境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群测群防体系,落实重点地质灾害点工程治理项目,彻底消除灾害隐患;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严禁在秦岭禁止开发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河流滩涂湿地保护区、城市规划区等区域内开发建设影响生态的各类项目;在限制开发的浅山丘陵地区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选择性地开发建设。尽快实施PM2.5和臭氧监测,使安康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唯一选择。要着眼于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最优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运行管理规范化的“七化”要求,建设好安康高新技术开发区、恒口示范区和县域生态工业园区,形成以安康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带动,十县区园区为辐射的生态工业集群,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重点抓好资源开采、资源消耗、“三废”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个环节的资源节约,做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和治污减排,实现产业生态化;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园区,增加有机粮食、蔬菜、畜禽、蛋奶、林果等绿色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地资源流转,鼓励社会资本流向林业产业和山林经济,发展珍稀苗木、花卉繁育、林间特种养殖、林下特色种植、特色林产品加工和林化工业研发、林业工艺品生产、森林旅游等主导产业和主打产品,使山林经济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大幅提升。在发展中进一步优化生态产品,而不是顾此失彼,影响生态产品的存续和充裕。

四、营造生态文化氛围。生态理念的普及和坚持,是生态建设不竭的动力源泉,也是生态产品产生所必须依托的社会条件。当务之急就是要引导人们从传统的人统治自然的文化理念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中来,从而自觉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加大生态文化宣传,建设生态文化载体,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使公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更符合生态建设的需要。

五、强化生态建设的组织领导。生态安康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市委市政府成立生态安康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制订加强生态安康建设的决定或实施意见,进一步统一全市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研究制订《生态安康建设发展规划》,并经人大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确定目标任务,纳入目标责任,实行量化考核,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生态建设格局。

靠生态产品富民强市,是安康发展现实的最佳选择,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定能走出一条通过绿色发展实现小康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