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政协以委员联系面广为平台,以各类文化团体为载体,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将履行职能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为构建幸福汉阴推波助澜,使汉阴文艺活动方兴未艾,各项文化建设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
挖掘“三沈”文化 提升汉阴精神
“三沈”文化是五四运动的先锋文化,县政协高度重视挖掘、弘扬、传承“三沈”文化,多次组织文化界委员对“三沈”纪念馆和“三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视察,召开“三沈”文化研究年会,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三沈”学术交流活动,多渠道、多途径收集、挖掘、整理“三沈”文化文献资料。并在政协内部刊物、文史资料和县政协网站上开办“三沈论坛”专栏,鼓励全体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撰写与“三沈”有关的理论性、学术性、纪念性文章,以此弘扬传承“三沈”精神。
创办《委员文化》 营造文化氛围
为提高政协委员的文化素养,汉阴县政协按照办出特色、办出精品的思路,创办了县级政协纯文学性刊物《委员文化》。此刊物以“营造文化氛围、弘扬人文精神”为宗旨,囊括散文、诗歌、小说、书法、摄影、文化理论研讨等多个类别,设有“三沈”论坛、一路歌唱、心灵之声、乡土故事等11个栏目,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观赏性、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委员文化》于2008年出刊,迄今已顺利出刊13期,也已成为委员之间文化交流的平台、政协对外宣传的窗口、活跃全县文化艺术事业和推动汉阴文化繁荣的重要载体。
繁荣文艺创作 渲染文化内涵
县政协充分发挥政协人文荟萃优势,把引导、鼓励委员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到繁荣我县文艺创作上,制定了《关于支持政协委员和干部开展文艺创作的激励办法》和一系列宣传奖励措施。在此激励下,近年来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创作各类文艺作品千余篇(件),在各类公开刊物发表五百余篇(件),出版了以《乡村的牛》散文集为首的各种刊物、书籍多达8部,创作经典舞剧、歌曲30余部,小戏《娶亲》在山东彬洲调演时获国际小戏一等奖,掀起了社会各界投身文化事业的热情。
开展文体活动 促进社会和谐
汉阴县政协立足传统地域文化特点,精心策划、积极牵头组织开展文学、书画、摄影、戏曲、体育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30余次;协助举办书法、摄影、国标舞、油菜花节各种大型文化活动16场;多次组织开展征文大赛;组织邀请市、县作协、文联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采风、诗会、笔会、文学改稿座谈会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汉阴文学创作的发展和繁荣。
积极搭建载体 推动文化发展
汉阴县政协注重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搭建文化载体。一是牵头成立了县摄影协会,依托协会出版了展示汉阴生态风光的画册《汉阴风情》;二是协调楹联诗词爱好者组建了楹联诗词协会,支持创办了协会刊物《文峰集韵》;三是经和县委、县政府协商争取经费,使县办文化刊物《汉阴文艺》在停办十五年后顺利复刊;四是引导成立了汉阴书画协会、汉阴作家协会,促使成功申报创建了“中国书法之乡”;五是通过调研、视察,积极建言县上采取政府引导、社会融资、部门扶持、财政投入等多种方式,加快文化艺术团体建设步伐。通过这些载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了汉阴文化艺术领域全民参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浓厚氛围。
认真履行职能 服务文化繁荣
汉阴县政协认真履行职能,立足县域文化优势、文化资源、文化品牌,就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纲要、重点工程建设进行协商讨论,围绕文化建设法规政策的贯彻、规划纲要的实施、文化市场的监管等方面,通过调研、视察、提案、座谈、评议等形式开展监督,探索破解我县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为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言献策。一是通过调研提出《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的若干意见》,得到县委、县政府重视,按照政协建议将县文化馆、图书馆整合组建为县文化艺术中心,恢复了各乡镇文化站,强化了文化阵地建设。二是组织委员对全县文化工作进行视察,形成了《关于全县文化工作的视察报告》,为加强全县文化建设、确保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目标顺利实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三是针对该县“三沈”纪念馆人员和经费紧缺问题,组织委员开展实地视察,提出了相关建议,使“三沈”纪念馆发展步入了新的轨道。四是针对全县文艺创作总体不活的状况,县政协邀请全县知名文化人士齐聚一堂,专题召开了“汉阴县政协文化界人士座谈会”,畅谈该县文化发展繁荣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并对由汉阴县政协主办的三份刊物《委员文化》、《汉阴文艺》、《汉阴文史资料》提出意义和建议。会后县政协专题向县委进行汇报协商,促使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我县文艺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全县文艺发展开辟了新的起点。
做好文史工作 积淀文化底蕴
汉阴县政协牢固树立抢救意识和精品意识,围绕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目标,突出“三亲”特色,积极保护、抢救和挖掘珍贵文史资料。目前已顺利出版《汉阴文史资料》8辑,第九辑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编纂之中。同时该县政协作为全省政协首批确定的13个文史工作重点县之一,圆满完成了创建任务,于2012年底顺利通过达标验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县政协的引导、推动和倾情支持下,汉阴文化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面对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良好的发展机遇,汉阴政协正以全新的姿态,积极拓宽履职范围,力推当地文化繁荣,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汉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