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刘元卿《应谐录》: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煮)”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宜燔(烤)。”竟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把故事中的大雁引申为机遇,可能会使我们感悟更多。当机遇降临,兄弟两人少点争论,抢抓战略发展期,以经济建设为目标,埋头苦干,奋力争先,“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再谈分享也不迟。可惜的是空泛的议论,无谓的争吵,耗费了干事创业者的精力。等明白了,机遇不再垂青,留下了遗憾和笑谈。
联想到今天紫阳发展,正处在从农业化向城镇化转型的时期,加快发展,摆脱贫困,实现新的跨越是全县人民的共识。发展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资源的整合重组,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拆迁。紫阳县城民居大多是80、90年代修建的,有砖混结构房屋,有土木结构房屋,防火抗震能力不强,有的位于背街小巷,污水横流,垃圾任意丢弃,居住环境差。政府实施的棚户区改造,新区开发,使公共设施更加完善、居住环境大为改变,搬迁户通过拆迁,房屋面积增加,住进了能防震的框架结构房屋,个人资产在置换中得到大幅度增值,成效十分明显。然而少数拆迁户博弈个人利益,忽视整体利益,在“烹、燔(烤)”下功夫,而不明白政府争取项目,扩大总量,施惠于民的苦心,无谓的纠缠,有可能浪费良机。政府如果不进行科学规划,荒山野地能有多大的经济价值。政府如果不招商引资,不增加财政投入,贫穷的面貌如何改变?共同富裕的目标如何实现?个人发展不随社会发展而发展,个人财富不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而增加,梦想发展及财富将成为无本之源。
政协是政府与民众的纽带,汇集了各阶层、各界别的优秀代表,集中了民智,凝聚了民力,温暖了民心。很荣幸成为政协人,自己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县情民意,多献“曲突移薪”务实之策,不发“兄弟争雁”钓誉清谈,为实现大美紫阳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