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乃平原,是为粮食之乡。但初到金川镇小川村的市政协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员却是倍感意外,虽早有心里准备,但还是被这里的贫瘠所震撼!小川村坡陡沟深耕地少,边远贫穷底子薄,就如当地的话语说的一样:“黄金无金,小川无川”。这个距离宁陕县城110公里的山村,从安康前往需要6个多小时。2014年,经过精准识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村,全村381户1221人,在册贫困户194户644人,贫困发生率为52.74%。光30岁至50岁的光棍汉就有20多个。
为帮助小川村脱贫致富,市政协主席陈勇多次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副主席马晓旬先后8次到村调研指导扶贫工作。抽调具有农村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年富力强的县级干部任扶贫工作队长,科级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摸清家底,因户施策,根据实际规划出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小川村发展规划,背水一战,力争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理清思路,选好班子、铺好路
2015年初,原小川村两委班子,因经济问题,违纪违法,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受到了法律制裁,整个班子和部分村民小组长被罢免,工作一度陷入瘫痪状态。为了进一步推进帮扶工作,扶贫工作队,立即着手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群众看支部,党支部是全体村民的主心骨。驻村工作队长汪光林会同金川镇主要领导,先后十余次与60余名党员、群众进行谈心谈话,与宁陕县村两委会换届指导组多次沟通,推选出具有群众观念、发展头脑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胡理凯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将产业大户作为村班子后备干部培养。经过2015年换届选举,新一届两委班子精干有为,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支部书记、村主任均为大学文化,进一步年轻化、知识化、智慧化。同时,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工作,规范了党建工作制度,加强了村级班子教育管理,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我们村选了位厉害的当家人,别看胡支书年纪轻轻,干的事可让不少人感到惊奇,一个大学生放弃了本可在西安上班的机会,回村养黑猪,还养出了名。这不,不少贫困户都加入了他的合作社,都想勤劳致富哩。年轻人点子多,为村上干了不少的事”,该村的镇人大代表齐长梅肯定地说道。
为凝聚班子力量,形成“支部引导,党员带头,群众齐奋进”势头,作为小川村党建联系点包挂领导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马晓旬以《发挥支部作用,凝聚党员合力,坚决打赢小川脱贫攻坚战》为主题,为全体党员上了一节生动的党课。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下一步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
主抓产业,撬开致富大门
扶贫先谋发展,产业是关键。市政协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村组干部党员会议、深入农户走访,了解到小川村人均耕地仅0.6亩,但山林资源丰富,人均林地达到42亩多,适合发展林下经济。与镇村干部、能人大户多次商讨,制定了“四千三万”产业发展目标,详细规划出了小川村“五大基地”的发展方向(即:天麻基地、丹参基地、五味子基地、林下猪基地、魔芋基地)。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不仅巩固了退耕还林的成果,还有效地保护了环境、整合了资源。
“我家里条件不好,发展产业没有资金,市政协工作队汪主任前后到我家来了5、6次,说发展产业有奖补,还能帮助协调贷款。他们还给我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规划。我心里一下子有底了,在他们的帮助下,去年我养了60多只羊,还种了800多窝天麻,这不,还修了标准化圈舍。”2015年底脱贫的张满学激动地说道。
对贫困户产业发展进行奖补,是驻村工作队通过多次调研,化解群众顾虑,激发群众发展动力的新举措。3年来,市政协领导要求市财政、农业、林业等部门挤出项目资金近300万元用于群众发展产业奖补。驻村工作队制订了《市政协帮扶小川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奖补办法》,《小川村产业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奖补办法》等文件,确保奖补公平、公正,达到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初衷。还筹集资金50余万元,成立了成业发展互助基金,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资金投入问题。
驻村工作队队长汪光林经常强调,“产业要发展,技术也得跟上来”。驻村工作队先后5次组织市农、林专家到村进行种、养殖产业技术培训,组织培训10余场次,培训群众达1000余人次。还组织该村药材种植大户考察学习安康中药饮片加工、收购企业、城固药材种植基地,学习先进经验,壮大产业规模。同时,帮助协调药材销售问题。
两年来,该村每年出栏商品猪1000余头,新增山羊1200多只,科管板栗园2077亩,新建核桃园980亩,养牛155头,年发展林下养鸡1万余羽,林下种植天麻、猪苓近10万窝,培育产业大户24户,流转土地800余亩,种植白芨、乌药等中药材。带动了5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形成了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近期,又与天士力药业集团签订了基地建设订单,正在积极组织农民,准备当年种植丹参300亩。
灯亮了,路通了,环境也美了
“脱贫摘帽,不仅要群众的腰包鼓,还要使群众的生活环境美。当群众被问道‘你幸福吗?’,他们的回答是幸福时,他们才能算是深层次的脱贫。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汪队长望着远方诚恳地说道。
扶贫工作队把改变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每年年初,工作队都会和镇村一道,本着“实用、够用、管用”的原则,确定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原后给市政协领导汇报,请求协调项目资金。三年来,驻村工作队,写报告、找领导、跑部门,先后协调项目资金1200余万元,对该村农村电网改造3.4杆公里,新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1处、饮水工程3处、水毁农田恢复1处、堰渠修复2000米,修建便民桥2座、修通生产道路5公里,为集镇添置了41盏路灯、购置了8个车载垃圾箱、垃圾桶100余个,协调建设移动基站1处。并对正在进行土坯房改造的30户贫困户进行补助。有效解决了通讯、用电、用水、出行、住房等困难和问题,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扶贫先扶智,学生是未来
小川小学是小川村唯一的学校,全校163名学生,校园内坑坑洼洼,学生只能在泥泞的操场上玩耍,破旧的书包、昏暗的回家路……仿佛是被灰尘覆盖的花朵,失去了光鲜。
为解决贫困山区在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上的燃眉之急,争取资金为小川小学购置了教学、生活设施,对校内老化线路、饮水设施进行了改造,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丰富了校园文化;协调市住建局为校园及其周边安装7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孩子回家的路。多方牵线搭桥,积极动员政协委员、社会爱心人士关注教育,为孩子们捐赠了图书、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还为学生定制了新校服;不仅注重学校环境更注重学生的健康。2015年 11月,邀请小白兔口腔医院医务专家到校开展“关爱牙齿,从孩子做起”校园行活动,免费为孩子们做口腔检查,并教给孩子口腔卫生护理常识。种种行为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小川村更好的未来!
三年来,在市政协的帮扶下,小川村改变了原来的面貌,换上了新颜。学校美了、学生笑了;集镇亮了、路畅通了、技术硬了、产业兴了、群众也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