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仗”的军令状签订后,新一轮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已全面铺开,“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已成为了工作常态。城关镇小河村地处县城的水源地,受条件限制不能发展大规模的动物养殖,但全县脱贫攻坚的要求、群众致富增收的需求不能耽搁。第一书记杨平到小河村后,坚持执行“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工作方式,把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素质作为智力扶贫的治本之策,坚持“扶智”与“扶志”并行。他在走访中了解了小河村的产业发展现状,最后他瞄准了蔬菜种植和养蜂两块靶子。
培训扶智,技能增收为先驱
5月18日,由县政协办协调、第一书记杨平主持,县农林科技局专家现场授课的贫困户“精准扶智”高山蔬菜种植技能培训班在小河村举办,全村共有30户6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上,县农技中心专家就当前的蔬菜市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建议小河村的蔬菜产业发展在种植模式上要提倡“大棚种植、多户连片”,在种植时令上要“春季提前、秋后延迟”,在种植品种上要“因地制宜、因市定产”,在种植过程中要坚持“高山富硒无公害”,在蔬菜销售上要“都有我不、我有都无”。杨平鼓励群众多与授课专家交流,现场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以便于日后在发展中遭遇不必要的损失,为脱贫增收打下稳固的基础。
政策扶志,产业扶持为后盾
“贫困的症结在于群众缺乏知识、技能、信心和斗志,给钱送物虽然见效快,但没有贫困主体的积极参与,只会富一时。”扶贫重在扶志,小河村找准症结,请到了人社局的专业人士对当前的惠农贷款政策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让群众熟悉了解能帮自己摆脱贫困的政策。扶起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志气”,就是激活他们自我奋斗的内生动能。2016年初,县政协办公室协助城关镇对小河村全村的贫困户的信贷等级进行了评定,并积极协调农商银行给予想干事而无启动资金的贫困户开“绿色通道”,用小额信贷撬动小河村的产业发展,激发贫困户“想干事、敢干事”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