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政协倾心帮扶助脱贫

作者:王华尧 张朝建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7-08-18 15:52

走进白河县冷水镇兴隆村,贫困户安置房建设、养兔场建设、道路硬化、通讯基站等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今年,有了县政协的帮扶,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支书柯西兵如是说。

自年初把冷水镇兴隆村确定为白河县政协的帮扶村后,县政协充分发挥联系面广、智力密集的优势,带领机关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着力解决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早规划——发展有方向

年初,县政协主席吴德莲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到兴隆村,了解全村基本情况,尽早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县政协秘书长为脱贫攻坚具体责任人,派出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脱贫攻坚工作队员,采取“1+X”帮扶机制,县政协机关和镇、村26名工作人员结对帮扶191户贫困户。结合村情实际,确定了72户易地扶贫搬迁、2条共7.5公里村组公路硬化、2座便民桥建设、3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1座移动基站等基础建设项目。结合传统产业优势,确定了“一主六副”的产业发展规划,即以发展核桃产业为主,以养蚕、养兔、养牛羊,种植魔芋、马铃薯,引导劳务输出为辅的产业发展路子。

真帮扶——领导做榜样

根据帮扶措施,县政协机关工作人员人均帮扶贫困户7户以上,领导率先垂范,每月入户走访2次以上,真抓实帮,尽心尽力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政协主席吴德莲包联的贫困户妻子摔伤了,由于伤情严重地方医院不予接收,吴主席得知情况后,一边组织转院一边联系手术事宜,使手术在“第一时间”进行,伤者及时得到医治;副主席董焕印包联的贫困户养殖白山羊50余只,10多只大山羊不明原因突发死亡,贫困户急忙打电话向董主席“求救”,董主席第一时间安排相关人员及专家到现场查明病情、救治。根据损失情况,协调县民政局给予救助,增强了贫困户的发展信心;政协秘书长郭刚包联的贫困户居住高山,住房极不安全且发展动力不足,多次入户宣传政策,动员搬迁和发展产业均“无功而返”,提出个人出资为其购买仔鸡发展产业也被拒绝,郭秘书长不气馁、不放弃,一个月内入户6次,经过反复宣传脱贫政策,反复做思想工作,终于感动了贫困户,得到了贫困户的理解与配合。县政协机关干部在领导的带动下,分2批轮流入村,访农户、交农友、谈农事、摸家底、核数据,白天入户走访,晚上加班汇总材料,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入户走访、交流、帮助,群众已把帮扶干部当作自己的“亲人”,干部也把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兴隆村已形成了干群团结,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积极脱贫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谋发展——群众积极行动

村脱贫攻坚工作对结合产业规划和村情实际制定了产业奖补措施,实行“企业+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鼓励农户发展产业,既使农户有事做,又保证产品有销路。在政策激励和村组干部的带动下,群众的产业积极性不断高涨,目前,组建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2个,发展养殖大户12户。发展核桃1700亩,种植魔芋200亩、洋芋500亩,红薯500亩,养蚕200张。养兔场建成后,采取社员融资入股方式,股金4000元,每年为合作社社员分红4000元。期间,社员每月到合作社实践学习1天,掌握养兔技术,到2020年合作社将股金以种兔形式返还给社员饲养,将带动全村发展养兔100户以上。

增合力——委员积极作为

广大政协委员按照履职“五个一”的要求,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中,主动作为、倾情倾力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生产、完善基础设施。工联界的委员,采取“企业+农户”的扶贫模式,在全县范围内确定45个村作为帮扶对象,对口发展产业,探索开展产业扶贫的新形式。刘宏波委员来到县政协2016年包抓的西营镇花房村,为33户贫困户送去了价值6万元的席梦思床,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条件。卫著勤委员到兴隆村,为40户贫困户捐赠价值2万元仔猪,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委员们的持续接力,推动了县政协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