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告诉我们,做好政协工作,必须推进创新,创新,是推进政协工作的活力源泉。那么政协工作怎么创新?在哪些方面创新?通过近年来政协工作实践,我认为重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必须抓住理念创新这个前提。人民政协必须自觉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根本遵循,切实贯穿于政协履职的全过程,在履职内容和方式上转变思路,把准工作着力点和价值取向,增强政协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有较高的站位。站位的高低,决定格局的大小,站位越高,视野就越宽。要做好政协工作,就必须在更高的站位上识大势、谋全局。一是要有较高的政治站位。要从党对政协的领导上、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上、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上、人民政协的职能作用上认识政协、看待政协,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只有这样,方向就不会“脱轨”。二是要有较高的工作站位。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条政协工作的基本原则,善于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只有这样,工作就不会偏向。
其次,要有求实的态度。政协虽然不是权力机关,也不是决策机关,政协的性质也决定了政协不在一线和“火线”,所以“务虚”成分大于“实战”成分,但政协要有作为,就必须坚持虚功实做、实功精做,在履行政协职能中必须坚持摸实情、求实效、说实话,只有这样,建言才能建在需要时、议政才能议到点子上、监督才能监在关键处。
其三,要有宽阔的胸襟。团结和民主是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作为政协人要有开阔的胸襟、容人的海量,对于不乐意接受监督和批评甚至对监督和批评“泼凉水”的部门和领导,也要发扬求同存异、体谅包容、海纳百川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切不可“针尖对麦芒”。大团结大联合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特征,政协就是一个“大舞台”,要广开言路,博采众谋,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改革和发展减少阻力、凝聚合力、增添动力。
二、 必须抓住制度创新这个基础。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政协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必须靠制度管人管事、必须坚持以制度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建立健全一套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履职就有章法、管人就有办法。制度创新必须坚持四条原则:
一要突出政治。政治制度是一切制度的根本和前提,制度创新万万不可撇开其政治性,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体现在各项制度之中。
二要务实管用。一定要根据各地、各级政协工作实际,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上下“一般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是管不住人、管不好事的。
三要全面系统。如在管人方面的制度,无非就是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要分别针对班子及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职工、政协委员等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而研究制定,既要有约束力,还要有激励性。在管事方面,要根据各地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中的具体情况而制定,如针对提案办理协商、视察调研、民主监督、社情民意信息等具体工作,都要建立起相应配套的运行规则制度,从而形成一套既管人、又管事的制度体系,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政协科学化履职水平。
四要坚持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坚持执行,制度就是一纸空文。要增强制度观念和规则意识,强化制度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强化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激励和导向作用。
三、必须抓住方式创新这个关键 。干任何一项工作,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干不出特色、显不出亮点的,政协工作也不例外。人民政协要做到“本领高强”上水平、政协工作要提质增效有活力,除了创新理念和制度外,必须善于、勇于实施方式的创新,如在协商议政、民主监督、调研视察、委员活动、委员管理等方面,其方式虽然有多种多样,但真正最佳方式,是需要创新探索的。如我县近年来创新实施的民主监督选派制、委员履职管理办法、委员履职“五个一”载体 、政协委员“五字(学、训、讲、干、考)履职提能法”等创新方式,使政协活力不断增强,综合效果日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