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社会联系广泛,政治地位超脱,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因此,人民政协必须紧跟新时代步伐,以新的思路理念、新的探索实践、新的精神风貌、新的担当作为,树立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开创政协履职的新局面。
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和精准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这是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也足见清醒认识和精准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何其重要。党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任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被逐渐精准确定下来。除维持政协章程明确的人民政协性质“三个是”的定位,即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协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以外,还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需要,明确了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以及有关统一战线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专门协商机构,这是对人民政协独特作用的全新定位。同时在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也明确提出“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指明了人民政协在国家制度中的政治定位。
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我们必须要坚持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民政协这一制度安排和政治组织最本质的特征。2018年10月党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明确要求“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加强政协党建工作,时刻与党同心同向同行,深化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认识,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这既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保证,又是指引和保障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指导和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我们必须要坚持广泛凝聚共识。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人民政协肩负着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让协商民主贯穿于政协履行职能全过程,从而实现协商形式创新、协商内容拓展、协商效能提高、协商制度和协商议政格局的逐步完善;就必须发挥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把发挥团结联谊功能融汇于政协各项工作之中,运用传统方式与创新思维相结合,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就必须坚持畅通社会各界利益表达渠道,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团结社会各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公民参政、议政有序,不断提升参与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