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持“四个常态”,全方位做实精神病患者管护服务的建议
石泉县政协
当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级政府以及公安、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都越来越重视精神病患者的管护工作,甚至将其列为一项重中之重的民生工程。可是,即便如此,关于精神病患者引发的恶性事件仍然时有发生,甚至,一些由精神病患者一手酿造的凶杀案件就发生在校园周边乃至校园内部。
就拿我县来说,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来看,全县共摸排精神障碍患者达到759人,其中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有108人,加之最近两年总有少数精神病患者在校园周边滋事,有的甚至手持凶器,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如此现实问题,提出建议。
其一、各级政府以及公安等相关部门应建立常态摸排机制,切实掌握精神病患者“底数”。这其中,不仅要切实掌握精神病患者的数量,更要做到常态化“跟踪”。既要及时了解新增的精神病患者状况,也要从根本上发动社会各方力量,通过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以及融合温暖的社区氛围、家庭环境等,从源头上有效缩减新增患者数量。事实上,诱发精神病的根源有很多,这其中,既包括先天因素,也包括考试落榜、婚姻情感受挫、家人变故等诱因,因此,对于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来说,必须要通过构建常态化的关爱服务机制,无论是社区、村组,还是企事业单位等环节,通过宣传文化建设、道德情感熏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一系列工作,从根本上化解“病根儿”。
在不折不扣做好常态化“跟踪”的基础上,在精神病患者服务管理方面,各级政府大有必要借鉴“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模式,从而将精神病患者集中进行安置,这样一来,既能有效遏制精神病患者肇祸,同时,也能为其家庭减少沉重的负担,对于助力社会和谐文明以及扶贫工作都有着积极效果。
其二、各级政府以及司法等相关部门要建立常态跟踪机制,从根本上保障精神病患者“有人管”。这几年,少数精神病患者在病发时,身边无人管控,以致于手持砍刀、棍棒等凶器街头“乱舞”的问题并不鲜见,这不仅缘于家属责任的不到位,同时,也需要各级政府以及公安、司法等政法相关部门付诸更多努力。
通常情况下,面对肇祸的精神病患者,政府以及公安部门会第一时间出面,往往会及时将患者送往就近的精神病院进行诊治,可是,通过短时期的治疗恢复后,患者又重新回到家中,再次肇祸的可能性随时存在。针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寄希望于精神病患者家庭单方面来照顾显然难以保证万无一失,必须要政府牵头,构建常态跟踪机制。这其中,必须要强调的是,在人口密集的小区、校区以及城镇,并不适宜精神病患者进行居住,在暂时无法满足集中安置的情况下,要尽可能把精神病患者转移到人口相对较少区域。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更多的主动而为,从每一个细微环节做实做好,切实减少或者避免精神病患者肇祸。
其三、各级政府以及民政等相关部门要建立常态扶持机制,从经济上解决精神病患者的现实困难。对于任何一家家庭来说,一旦家庭当中有成员患有精神病,那么,不仅给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也必然会引发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毕竟,整个治疗环节以及日常用药,都需要大笔的开销,况且,平时还需要家人照料陪护。
因此,各级政府以及民政等相关部门要以当下持续扎实推进的精准扶贫为契机,给予精神病患者家庭更多的政策倾斜与经济扶持,真正确保精神病患者能够有钱就医、有钱看病。政府要设身处地为精神病患者家庭排忧解难,既要调动更多的政策资源,让他们享受政府政策“红利”,同时,要借助公益慈善组织来更多关爱精神病患者。
其四、各级政府以及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建立常态捍卫机制,依托人防、物防、技防等举措,切实保障青少年人身安全。这几年来,不仅校园周边关于精神病患者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甚至,有些精神病患者或是行为极端者不顾一切闯入校园内伤及青少年,因此,必须要构建常态防卫机制,从根本上筑牢守护青少年安全的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