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力、谋发展、惠民生,在政协安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各族各界、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职尽责。
485件提案,大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小到群众的衣食住行,凝聚着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智慧,传递出新一届市政协建言资政的“最强音”。
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民建安康市委员会针对如何进一步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安康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打造“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链接“大通道”,构筑区域开放发展大平台;为民营企业发展减负,构建开放发展“大环境”;将“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相结合,构建支撑安康高质量发展“大资本”;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打造富硒产业“大集群”。
旅游康养产业是全市确立的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对此,政协石泉县委员会认为,要立足各县区不同特色优势分批次启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探索创新旅游业态交叉发展、互补发展;深入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组织全市文史专家对安康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深度挖掘,将特色山水与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同时加快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制造,组建安康文创联盟中心,开发一批人文底蕴深、区域特色浓、市场前景好的文创产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和开发,制定多层次多渠道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建立高端智库。
娄芳委员则建议,科学编制旅游规划及全市旅游指南,做精做优旅游产品,做好做新旅游宣传也是重中之重。
关于如何进一步壮大安康富硒产业,陈鸿昌委员认为要因地制宜,团结一切力量,把安康的生态农业做标准、做规范,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针对进一步发挥富硒产业链“链长制”的引领作用,李雅婷委员建议,链主企业作为整个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的发力点,应得到更多关注和政策倾斜,以此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胡学军、罗小平、王飞、于延媚、陈述勇等委员一致认为,安康在绿色崛起的发展路径中应当继续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并对富硒、康养旅游、中药材等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洪芳委员则表示,作为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安康物流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加快筹划:围绕重点项目出台专项政策,保障物流用地,将物流体系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指标方面予以重点保障;高起点建设一批专业仓储、区域分拨、冷链物流等设施,推进数字应用提升服务效率,加强市县镇村四级物流网络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红利的持续释放更需要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如何保护好安康的绿水青山,政协汉滨区委员会建议加强河长制实施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注重专业管理。特别是将河道保洁、“一河一策”河道治理方面的项目经费全部纳入预算以保障实施。同时加大日常运维资金投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会专业运营团队统一运营,保障污水处理设施发挥应有的效益。
乡村振兴的多维思考
在各个讨论组,“乡村振兴”同样是高频词。
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政协白河县委员会认为,首先要提升村级组织的经营管理能力,把管理、监督、考核、奖励等机制真正落到实处,形成统筹协调有力、管理监督到位、考核奖励明确的科学管理流程,发挥务工能人、创业能人作用,用能人引领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实践中,民盟安康市委员会认为,立足于我市中药材产业的明显优势,要乘势而上,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首先强化产业体系,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紧密联系生产、加工企业与农户,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中药材生产体系;强化质量体系,做多标准产品,利用与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的合作,让更多的地理标志中药产品助力安康发展。王玲委员建议,要重点关注安康中医药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这既符合国家发展规划,也符合安康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群众增收致富需要。
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在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上,农工党安康市委员会认为,必须激发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政策制定、活动实施进程监督和成果分享,扎实推进“321”基层治理模式,将模式的推广和治理效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内容。扎实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确保提升乡村治理成效。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民进安康市委员会建议,发展乡村文化事业,要科学规划建设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强用好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因地制宜建设主题功能空间,优化乡村文化供给,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还应塑造乡村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地标,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特点的美丽乡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孙齐、何友军、周明桥、罗先武等委员就“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产生共鸣。他们认为,解决乡村人才保障问题是农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破解乡村振兴效能差、速度慢的关键所在。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政策体系,才能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
幸福安康背后的民生温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李俊委员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督导检查、责任追究、奖励激励、考核评估机制,强化工作统筹,逐步建立由政府保基本、兜底线,养老服务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格局,不断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水平。
孙启长委员则建议,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开发更多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岗位,发展更多能够兼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群体,并做好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的制度衔接,积极构建专业化养老的社会环境。
教育话题也在会场引发了委员们的热议。
政协紫阳县委员会认为,应结合国家政策机遇,振兴县域普通高中,坚决杜绝掐尖招生,防止县中生源过度流失。健全教师补充激励机制,允许优秀教师合理流动,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绩效工资分配向优秀人才倾斜。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缩小市域内普通高中办学差距。
作为有益补充,政协宁陕县委员会为加快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多种媒体对职业教育内容、特点、价值、作用、重要性等进行全方位宣传,促成社会方面对职业技术教育有新的认可;增强办学活力,切实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统筹区域内职业技术教育的计划项目和资金,深化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
王怀中委员认为,扩充特殊教育资源也有其必要性。在抓好已有特殊教育学校规范提高的基础上,应积极发展学前特殊教育。政协石泉县委员会则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学校工作机制、强化家庭社会教育三个方面,为构建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出思路。
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方面,政协紫阳县委员会提出要保护好老旧小区的历史建筑、地域特色、文化标识,坚持改造与保护有机融合,鼓励业主自筹资金,研究制定业主投资小区建设的奖励机制。任承芝委员建议,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步梯商品住宅加装电梯过程中,将旧改电梯加装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和县区年度考核内容。
丁雪梅委员则认为,应加强基层医疗体系改革,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的投入,把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成为居民“身边的医疗机构、可信赖的医疗机构”。
唐雁委员立足自身岗位实际,就全民运动提出建议。她说,要丰富学校体育文化,打造阳光体育亮点,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个性发展;同时发展好社会体育,提高各类运动赛事活动的举办频率及质量,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