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平利县政协委员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06-06-28 10:04

 

 

 

 

 

——关于对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探讨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层问题,我们组织调研组分别深入城关镇的冲河村、龙头村、老县镇的老县村、长安镇的张店村、广佛镇的东山寨、塘坊等四镇六村实地察看,深入群众走访座谈,在此基础上,县政协又分别召开了四镇领导班子和县新农村建设责任部门负责人、有关技术专家及知名人士分析研讨会,基本掌握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态势、潜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抓点示范初显成效

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总揽农村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目前全县已启动25个示范村,其中乡镇抓12个村,县抓13个村。由于思想认识统一,措施有力,已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形成了上下齐抓共建的良好发展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路清晰、高点起步。今春以来县委县政府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和原则、基本任务、实施措施作出了相应规定,明确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主导产业建设、徽派民居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民素质教育五大工程为重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八个一、八个有的具体标准。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主任,县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和县委、县政府分管农村工作的副书记、副县长为成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审定和实施中的督导工作。建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同时从县到乡统一设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协调和指导落实。从而从组织上、措施上保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强化产业、打牢基础。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把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到首要位置,坚持走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近年来我县坚持实施茶饮产业率先突破,建设全国绞股蓝生产第一县西北名茶大县,已发展优质高效茶园10万亩、绞股蓝1.3万亩。同时大力发展桑、畜、药三个骨干产品。今年县抓的13个示范村中,有6个村以发展茶饮产业为主,3个村以种植绞股蓝为主,2个村以发展龙头企业和庄园经济为主,另外2个村以发展畜牧业为主。目前初步掀起了产业建设的热潮。

(三)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县坚持用途不变、渠道不乱、集中决策、各计其功的原则,由计划、财政部门牵头,把扶贫、工赈、农业、林业、水利等涉农资金,列出清单,提出到重点乡、村的捆绑方案,提交县政府研究同意后,集中使用于新农村建设,做到以主攻重点项目,建一村成一村,建一片成一片,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更大效益。在此同时县本级财政尽可能拿出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今年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预算内外统筹新农村各项建设资金达到450万元。

(四)民居建设、彰显特色。按照建设生态家园、经济适用的原则,结合女娲故里特点,以陕南徽派民居改造为重点,实施民居靓化工程,截止今年四月底,全县已完成2560户的徽派民居新建和改造,并新启动了近1000户新建和改造工程。在全县开展了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促使群众移风易俗,摒弃陋习,树立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五)部门配合、齐抓共建。为了抓点示范带动全面。对确定的新农村示范村每村安排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部门联村的工作机制,通过定目标、定任务、定政策、定措施,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实行事不过三的督查办法,定期检查、严格考核,促进了工作落实。

二、值得深层研究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在进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困难,就调研发现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仅只是万里长征迈开了第一步,潜在的矛盾和问题很多,特别是贫困山区县自然条件差,群众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因地制宜,与实际相结合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一是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对如何吃透中央文件精神,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还有薄弱环节,没有完全把中央一号文件原原本本的交给群众,因而致使部分群众思想僵化、观念陈旧、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乡镇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作方法不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起步还没有新举措。

二是如何按高中低等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科学合理规划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主要表现在没有一批精通农村工作,业务素质较高的规划班子。有的示范村虽已搞了规划,但规划的超前性、预见性、可操作性还要进一步完善。还有的村由乡村干部坐到办公室搞规划,不全面了解村情户况,群众对规划不清楚,因而造成在实施中群众积极性不高。

三是主导产业建设缺乏龙头带动,市场牵动,科技含量不高。如茶饮产业还没有很好与大中城市相关企业架接,县上总公司还没有形成茶饮产业的总龙头。蚕桑收烘体制不顺,生产、加工、销售与一体的格局还没有形成。畜牧、药材等县上都没有龙头企业牵动,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材严重缺乏,对产业技术培训尚需加大力度。只有做到既注重产业规模扩大和管理提效,又注重市场研究开发,才能保持农民持续增收。

四是以道路交通、电力、水利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全县乡镇公路等级不高、配套设施不齐全,村级1300多公里公路等级低下,路、桥、涵不配套,且管护体制不顺,养护资金严重不足。农村电网改造仅只完成46%,电费同网同价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一些乡镇村水毁的河堤严重,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薄弱。

五是扶持政策不够明确,建设资金和项目储备不足。从上到下还没有出台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有些项目虽有扶持,但标准不一致,致使部分群众有意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储备和立项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多方融资渠道不畅,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

六是农村改革尚需加大力度。如乡镇职能如何转换,如何加快土地依法有偿流转,怎样合理配置农村资源,新农村建设占地安置补偿办法等都需要认真探讨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七是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需要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村级班子老化,文化素质不高,指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低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不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村级在职干部的后顾之忧普遍存在,如何提升素质,强化培养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情况和途径,已进一步增强班子的三力,推进民主管理进程,稳定农村阵地,加快新农村建设。

三、破解难题尚需新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针对我县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对策。

(一)加大政策宣传,明晰建设思路。一是要加大政策宣传。政策是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的强大动力。目前要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深入到乡镇村广泛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和县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无论是示范村或非示范村都要进行宣讲。特别是乡镇要充分利用群众会、干部会、院落会等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县电视台要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发展动态,使群众真正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的深刻含意,给群众带来的实惠,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从而克服等靠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建设步伐,增强建设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变为农民自己的需要。把政府意图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要进一步明确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就是要以产业建设、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民居亮化改造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基础,以组织建设为保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二)科学合理规划,统筹全面发展。制定规划要吃透上情,摸清村情户况,要立足当前,把握长远,统筹安排,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方便群众、增加农民收入,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合理规划农民居住区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以道路、电力、通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尤其要按高中低不同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风民俗、文化历史、地理特点、清洁能源、集中居住区一次性规划好。并要搞好年度规划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在搞好总体规划的同时,逐户、逐院落也要搞好详细规划,做到一户一张规划卡,一目了然,体现规划的超前性和可操作性。在规划的内容上除县上以明确的八个一、八个有而外,建议再增加要有一个公共娱乐场所和物流集散地。规划制定后一定要经过群众反复讨论,让群众认可,并报县新农村办公室批准,方可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三)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打牢致富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一是要进一步壮大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强化科技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把我县的茶桑畜药做大做强,打造具有女娲故里的特色品牌。应进一步加快土地依法有偿流转,促使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同时要继续坚持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搞好村级合作协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经纪人作用,引导农民逐步走向市场,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在此基础上县上应把开拓市场,做强名优品牌,建好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来抓。茶饮产业首先要把县上总公司建好,与基地农户相连接,同时要与大中城市相关企业搞好架接,广辟市场,扩大销路,实施这一惠及千家万户的产业率先突破。蚕桑产业要理顺体制,加大改革力度,促使蚕桑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与众鑫茧丝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很好融为一体,减少中转环节,使公司与蚕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畜药产业要进一步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增加附加值。二是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步伐,强化培训,提高劳动技能,有组织、有计划的搞好劳务输出,不断增加务工收入。三是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着力发展县城和重点集镇的乡镇企业,为农民增收拓宽平台。四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民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发挥更大效益。

(四)强化基础设施,抓好民居工程。一是要把基础设施作为新农村建设突破口来解决。首先把道路交通解决好。这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村道建设应搞好拓宽改造,桥涵、档配套,要把群众辅底子,政府盖面子的村道硬化当作实事工程抓紧抓好。要完善管养体制,认真落实养护资金,加强乡村道路管理。确保晴雨畅通,方便群众。还要教育农民牢固树立管路、护路、爱路意识,巩固村道建设成果。同时要加快农村电网改造,着力解决同网同价,农民负担不均衡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河堤的修复与改造,搞好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增强综合效益。要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加快荒山绿化步伐。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二是以集镇为载体,抓好民居工程。按照安全和谐、适当集中,特色鲜明的要求,因地制宜的规划好村庄建设,建议沿平安二级路、平镇公路、岚镇公路沿线以徽派建筑为主,体现女娲故里生态旅游特色。中高山村组应加大递次搬迁,以自然村院落群建设为主,一般以20户-30户以上集中居住为宜,并与生态工程相结合,实施五改三建。下决心解决好农户建家、建路、建沼和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炉等问题,达到房在林中,人在绿中。实现村庄绿化、街道亮化、庭院净化、农家美化。

(五)加强民风建设,统筹公益事业。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办好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以诚信守法、移风易俗、文明友爱为主要内容,倡导健康向上的新风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保护和开发女娲文化和八仙文化,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要办好农村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要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巩固提高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加大农村医疗保险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子女就学,看病难问题。

(六)多措筹集资金,完善扶持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仅靠群众的自身积累是不够的,还要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一是加大项目的立项及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将农、林、水、交通、计划、社会事业等部门的新农村建设专项项目资金要全部捆绑使用,确保布点村大项目的投入,同时建议上级要加大对贫困山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二是要动员组织群众按照村民委员会一事一议的要求筹资投劳,兴办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三是信贷部门要按照放得出,收得回的原则,在认真考察的基础上,给予新农村建设一定的信贷资金支持;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外籍工作人员以及能人大户支持新农村建设,全方位畅通融资渠道。五是政府要完善扶持政策,明确扶持范围及标准,以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在资金的使用上应坚持节约、集约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资金的使用效益,力求不增加群众新的债务。

(七)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推进民主管理。建设新农村,关键要有好的带头人。特别是要选好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是要稳定提高现有村级班子,强化培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努力成为勤劳致富的标兵,服务群众的先锋,廉洁奉公的模范。要培养造就一批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村级领导骨干,让他们带着政策、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办法引导广大农民建新村。二是要加大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要从返乡青年、大中专毕业生、乡镇干部富余人员等多渠道、多途径的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县委组织部、县党校要制定培训计划,对这部分人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培训,然后充实到村上任职锻炼,经过三至五年的实际工作,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可以提拔重用。三是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建议组织部门要尽快制定对工作年限长的村级干部养老统筹办法,以调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四是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尊重农民意愿,扩大基层民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民主议事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农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促使村民自治组织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

(八)坚持以人为本,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落实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奖惩机制和以基础设施为主的管理机制。继续坚持抓点示范的工作方法,一方面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要求,着重抓好示范村的产业建设、生态建设、基础设施、民居工程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切实做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同时要注重面上的工作,要把广大农村的产业建设、村道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提升农民素质等全方位的工作必须同步推进,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对乡镇和部门要制定严格的奖惩考核办法,完善百万大奖考核内容,要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重点,进一步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对预期完成任务的要予以重奖,成绩突出的个人要提拔重用。要严肃执行事不过三的督办纪律,对新农村建设中行动迟缓,工作不力,以致造成恶劣影响的要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所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部门都要按各自承担的责任任务,为新农村建设制定周详的工作计划和服务措施,主动、热情的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科学规划、行政引导,政策扶持等推动作用。要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稳妥地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