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视察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作者:市政协   王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07-04-24 14:29

    4月23日,市政协委员对江南、江北的金州路、巴山路、大桥路、江北大道等主要干道和建明镇、关庙镇等城乡结合部及部门背街小巷的“擦亮安康”爱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视察。市政协副主席高怀德、张冰参加了视察。
    经过实地视察和听取市爱卫会及汉滨区政府的专题汇报后,委员们对城区“擦亮安康”爱国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该娱乐充分肯定。认为,“擦亮安康”活动开展以来,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经过近期的集中整治,市容环境卫生有了较大的改观,主要街道占道经营有所遏制,环境基础设施筹建有所加强,背街小巷垃圾死角逐渐减少,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指出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部门、乡镇领导重视还不够,长期存在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车辆乱停乱放、摊贩占道经营、污水乱倒、管理不力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三是管理机制还不健全。有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现象,没有形成合力。四是对广大市民的宣传教育还不够。部分市民对爱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认识还不到位,配合、参与“擦亮安康”环境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还不主动。四是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配套。停车场、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等公共设施与城市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针对存在的问题,高怀德指出:“擦亮安康”爱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活动开 展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常抓不懈。坚持长期开展义务大清扫活动和经常性检查、监督,控制活动成果;要突出整治重点,实现重点突破。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逐个解决突出的严重“脏乱差”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对于饮食摊点占道经营问题应合理规范,注重疏通,不能一刀切;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以“门前四包”责任制落实为基础,探讨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使城市市容卫生管理工作走向正常化、规范化。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应该以政府投资为主体,采取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法,尽快改善环卫基础不配套的问题。 同时,要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机制,采用教育引导,经常检查,奖惩兑现,随时曝光等有效手段,促使“擦亮安康”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走上科学化、法制化和长期化的管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