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畜牧产业突破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作者:政协石泉县委员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07-07-13 16:34

 

 

       

      畜牧产业是我县的一项传统产业,特别是以生猪为主的家庭养殖业历史悠久,覆盖千家万户。传统习俗上农民养猪主要是满足自食的前提下,将剩余产品通过市场销售,增加家庭收入。近年来,县委、政府将畜牧产业作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提高质量、扩张数量上入手狠抓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目前我县畜牧产业发展的形势看,畜牧产业发展正处在爬坡阶段、攻坚时期。如何抓住关键、破解难题,推进我县畜牧产业突破发展,在市政协统一安排下,县政协成立调研组深入我县畜牧养殖的强村大户、普通养殖户、屠宰厂、良种繁育场等,通过实地调查、座谈走访、发放问卷等形式,就我县畜牧产业突破发展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县委、政府确定畜牧产业作为农村主导产业发展的思路正确、具有明显的发展空间和优势,规模扩张的潜力巨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畜牧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2002年县委、县政府就将畜牧产业确定为继蚕桑之后的第二大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五年来,我县畜牧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规模数量逐年增长。到2006年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27.66万头,大家畜饲养量3.62万头,山羊饲养量7.43万只,家禽饲养量102.21万只,同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5.93%11.39%8.2%16.3%。特别是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养殖业的规模、数量迅速发展,全县生猪饲养总量比2002年净增14.5万头,增幅达到109.4%,出栏13.1万头。

       畜牧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2006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4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2%,比上年增长23.5%,比2002年增长309%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66元,其中畜牧产业收入占30.4%,畜牧产业在全县农村经济中已居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位次。

       畜牧养殖的重点乡镇、强村大户迅速发展。以池河、城关为重点,规划实施了10万头无公害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建设,全县两个畜牧强镇和30个畜牧专业村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培育规模养殖大户400户,建成池河农科园万头繁育良种猪场1处,培育饲养30头以上二元母猪大户10余户、饲养3头以上二元母猪的繁育户200余户,全县有可繁基础母猪1.4万头,其中二元母猪占70%以上。

       带动畜牧产业发展的加工企业正在发展壮大。目前已建成生猪定点屠宰厂一个并投入使用,2005年屠宰生猪1.5万头,现正在积极筹建鲜肉冷储外销及分割等加工项目。银桥乡腊肉加工厂已投入生产并上市销售,产品的申报认证工作正在完善,加工企业对畜牧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市场动荡不稳,企业拉动不强的双重牵制,制约了畜牧产业的发展。在调查中群众普遍反映,政府号召发展畜牧产业是好事,但猪养出来后往哪里卖,能不能赚钱、赚多少钱心中没底。正因为如此,群众想养不敢养,想上规模的不敢上。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产、销脱节,市场风险增大。就我县而言,目前生猪销售的主要渠道是:一是内销,满足本县市场;另一方面是靠个体“猪贩子”外销,销售渠道很不稳定,一遇市场波动,养殖户就会蒙受经济损失。二是缺乏龙头企业有效保护和拉动。我县虽已建成了生猪定点屠宰厂,也只仅限于给“猪贩子”提供屠宰的场所,没有冷储设备,不能开展鲜肉外销及分割等加工。银桥腊肉加工,由于产品无认证手续,无法进入城市、超市,扩大生产难度很大。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民无法准确地把脉未来的行情,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畜牧业规模、数量的扩张。

       2、畜牧产业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落后,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很小。表现在:一是饲料资源供给滞后。我县当前畜牧业的发展重点是生猪,生猪是耗粮型的牲畜,大部分养殖户所用的商品饲料都是外产,而我县草山草坡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却没有很好开发利用,舍近求远,增大了养殖成本。二是圈舍基础设施落后,冬寒夏热,不适宜生猪正常生长。虽然近年来大力推行标准化圈舍建设,但真正建成使用的为数不多,传统圈舍量大面广,改造生猪圈舍,改善饲养环境,提高效益的任务非常艰巨。养殖行业利润分配失衡,养殖户利润空间很小,群众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全价饲料价格在1元左右,按照料肉比3:1,养一头200斤商品猪的饲料成本在600元,加上购仔猪成本,每头商品猪的成本总合在850元左右。按目前市场毛猪价格每斤4.5元计算,每头商品猪可卖900元,可见,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很小,甚至亏本。而且养殖行业中养殖、贩运和屠宰这几个环节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变化,贩运户和屠宰户的利益毫发无损,每头猪的利润均能保持在100元至200元之间,严重地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3、畜牧产业发展中服务和关键技术的推广工作滞后。在我县畜牧产业发展中,以农户家庭养殖的生产方式仍是当前畜牧业生产的主流,各地在抓强村大户的做法应予以充分肯定,但过度“抓大放小”,忽视最基层的畜牧服务体系的完善提高,忽视广大养殖户最基本的服务需求,放松畜牧产业最基础环节的服务,这种做法显然缺乏全局观念。服务方式滞后,认为畜牧服务就是防疫治病、技术推广等养殖过程的服务,对农户养殖规模扩大后需要的资金、产品销售、信息等服务反映滞后,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疫病防治队伍需要加强。畜牧产业发展面临两大风险,一是市场风险;二是疫病风险。市场风险是波动的,短时期的,而疫病风险是突发性和毁灭性的,所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加强防疫队伍建设十分重要。

       4、缺乏资金投入。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无论是加工企业、强村大户,还是想扩大规模的一般养殖户,最难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融资渠道不宽,首先是养殖户除经济基础薄弱外,缺乏正确的融资理念,严重依赖贷款或财政扶持,没有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实行滚动发展;其次是财政投入不足,贷款难,抵押贷款要求高,金融部门对畜牧业养殖惜贷意识较为严重,贷款支持难以满足申贷要求。

       三、推进畜牧业突破发展的几点建议

       畜牧产业是一项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推动畜牧产业的突破发展必将带动加工业、促进种植业、活跃流通业的共同发展,而且畜牧产业是一项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不受地域规模限制,千家万户都能干的一项灵活产业。所以,必须把畜牧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下大力气、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绝不能今天抓这样、明天抓那样,抓一抓放一放,要有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持久精神,真正把畜牧产业做成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骨干产业,区域经济的品牌产业。

       1、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主攻方向。要按照“面向市场、政策激励、强村大户、典型带动”的方针;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开拓销售市场,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要坚持以家庭养殖为基础,专业大村和养殖大户为重点,走“抓大不放小”的发展思路。搞好发展规划,改善品种结构,主攻生猪饲养,切实转变饲养方式,全面提升我县畜牧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2、对内做大企业,对外扩大市场,带动畜牧业增效扩张。养殖量小了没有效益,区域小了没有市场,如何使规模与效益共增,实现良性发展。做大畜产品加工企业,开拓稳定的销售市场,是推进突破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引导养殖户树立市场经济理念,掌握市场规律,瞄准市场搞发展。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养殖合作社或协会,通过他们积极主动到周边省、市大中型畜产品加工企业联系,签订批量“订单”,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市场风险,增加养殖效益。积极组织建立健全营销贩运大户网络,实行规范统一管理,充分发挥贩运大户的中介作用,多途径解决好畜产品的对外销售。要在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壮大本地畜品加工企业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和吸引外地涉农企业来我县投资发展畜产品加工企业,把引进、培育壮大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加快畜牧产业扩大增效的关键措施,巧借外力,构筑平台,扩张总量。

       3、加快饲草基地建设和圈舍改造力度,筑牢基础,提高效益。从调查的情况看,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70%以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尽快建立自己的饲草基地和饲料加工企业,通过饲料加工企业降耗节能,降低成本,可以让养殖户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要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有效利用饲草、秸秆资源,降低饲养成本。农业部门要立足当地资源,搞好配合饲料的对比试验,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不同时期所需的营养配方。加快传统老圈舍改造力度,大力推广“正大养殖”技术,今后凡新发展的养殖大户都应按正大圈舍标准建设,现有大户老圈舍也要逐步进行改造,传统养殖户圈舍建设要与沼气项目建设相结合,逐步改善养殖环境,提升科技含量、降低料肉比,达到增效目的。

        4、强化服务功能,加大疫病防治,确保畜牧养殖安全。要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让畜牧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归队”,更新技术、发挥作用,并在政策、机制、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使他们全身心地投身于畜牧产业发展中去,更好地为千家万户的养殖户提供技术、流通、信息、培训等系统的全方位服务。加强疫病防控。疫病是畜牧业的一大威胁,风险极大,关乎成败,一旦发生,损失不可估量。必须严把防疫、检疫关,控制疫病发生。要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畜牧防疫体系,充实人员、保障经费。畜牧主管部门要认真搞好畜禽计划免疫、强制免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疫情监测、环境消毒、病毒无害化处理等工作。要制定重大疫情防治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将其扑灭,确保畜牧养殖安全。

        5、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畜牧产业突破发展。要在坚持“抓大不放小”原则前提下,实行多元化、多渠道筹资。在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县财政投入每年都要有所增加,主要用于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奖补贴息、良种引进、科技推广、圈舍改建和疫病防治等方面。要扩大信贷扶持规模,降低信贷门槛,放宽信贷条件,尽力满足需求。要注重优化环境,更多地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畜牧产业建设。要继续执行对养殖大户建圈、新建畜牧加工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在审批、用地、税收等方面适度放宽、给予优惠。职能部门要优化服务,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为推进畜牧产业突破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