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白河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07-07-13 16:37

 

 

 

白河县位于安康东部,是鄂西北入陕的重要门户,全县辖15个乡镇,124个行政村。近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的意见精神,把畜牧业列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全县畜牧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畜牧部门不仅承担着全县畜牧产业发展以及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任务,而且还担负着把守着陕南东大门,严防重大动物疫情传入、传出的重大任务。但是,我们在市、县政协联动组织的关于推进我市畜牧产业突破发展的专题调研中发现,当前,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人员、经费短缺,设施简陋等问题,与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推进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一、我县动物防疫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动物防疫网络分为三级,即县级、乡镇级、村级。目前的现状是:

1、县级。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全县的畜牧业生产、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检疫工作,下设省级公路动物检疫监督检查站1个。编制26人,现有13人,其中,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6人。房屋破旧,设施简陋,无任何化验、检验仪器设备,仅有1台旧冰箱用于保存生物药品。县财政2005年、2006年分别拨付防疫经费1万元、2万元。

2、乡镇级。全县15个乡镇,均挂牌设有兽医站。但目前只有6个乡镇各有1名畜牧专业技术干部,并且常年以乡镇中心工作为主,兼顾业务工作。其余9个乡镇只是在春秋两季防疫是临时安排一个人领取和分发药品,甚至连防疫报表都无人负责填报。县财政2005、2006年每年给每个乡镇拨付防疫经费5000元。

3、村级。全县124个行政村,共有村防疫员171人,防疫员年龄、文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防疫员经济报酬低。每人年防疫报酬根据全村人虎多少,200-500元不等,一般由乡镇财政支付。

我们的在下面调查,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把基层防疫体系描述为“线断、网破、人散”。造成基层防疫体系力量削弱、功能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认识问题,不单纯是某一级政府、某一个部门的问题。受历次改革中“脱钩”、“断奶”、“下放”的影响,目前,有不少基层畜牧兽医站机构不健全,编制被挤占,人员工资没有着落,防疫经费没有保障,防疫设施落后,加之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职责不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科学的管理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也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县动物防疫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防疫体系不健全,技术人员少。县畜牧兽医中心实际需要编制26人,现有人员13人。特别是乡镇一级畜牧兽医机构名存实亡。我县15个乡镇虽然都挂牌成立了畜牧兽医站,但有9个乡镇没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其他6个乡镇的技术人员也是专业不专岗。县政府2006年对全县乡镇15个乡镇兽医站核定编制40人,至2007年5月,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填报畜牧岗位的仅有9人。技术力量不足,直接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村级防疫员工资报酬偏低,队伍不稳定,导致防疫进度缓慢,不能按时完成防疫任务。

2、县级动物防疫机构的硬件设施落后,不具有基本的防疫、检测、检验技术手段。乡、村两级都没有必要的冷藏设施,一般疫苗直射时间至少需要两周左右,很容易造成疫苗失效,导致免疫失败。

3、防疫经费短缺,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县畜牧兽医中心仍然是差额预算单位,削弱了动物防疫行政执法功能,为了挣取工资差额部分,导致公益性服务功能与经营性功能无法分开,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机构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对加强我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深刻认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推进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感。第一,推进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确保我县畜牧业安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目前,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突出亮点。由于疫病频发,不仅给养殖户带来损失,同时也造成了整个畜牧业生产能力下降。只有防疫工作做好了,加快畜牧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才有保障。第二,推进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提高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当前,国家对食品安全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断提高。只有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有效降低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病率,才能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才能提高我县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第三,推进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迫切需要。动物防疫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防疫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国现有的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动物寄生虫病中,已知可以传染给人的有160多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扑灭,必然会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威胁,甚至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第四,推进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仅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对食品加工业、饲料工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波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疫情发生后,采取封锁疫区、扑杀病畜等技术措施,也会影响疫区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引起从事畜禽饲养、加工业和其它相关产业发展停顿、倒退,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推进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事关全局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深入推进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改革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县农业局增设兽医股。二是整合、归并现有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机构及其行政执法职能,组建动物卫生监督所,实行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三是县级组建畜牧兽医站,为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四是健全强化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乡镇畜牧兽医站加挂动物防疫检疫站牌子,作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派出机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业务、经费由县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其日常行政事务管理。五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网络建设。村级“两委”班子中要有一名成员负责动物防疫工作,配备村级动物防疫员。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地方没有把动物防疫工作的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职能区分开来,也就是说政府的定位没有找准。比如,有的地方采取“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做法,把公益性防疫职能交给经营性实体承担,这就形不成科学的机制,甚至还会滋生“轻防重治”、“留病养医”的现象。所以,我们推进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按照国务院《意见》的要求,在合理区分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基础上认认真真把公益性职能履行好,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与公益性职能要进行科学界定、合理剥离,逐步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领办、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通过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动物防疫网络的组织架构。

3、整合畜牧专业技术力量,充实畜牧兽医专业人员队伍。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全县中专以上学畜牧专业的干部职工有40多人,刚好可以基本满足县、乡两级畜牧兽医站的编制需要,而这些人大部分没有从事畜牧专业技术工作。因此,建议先上采取必要的组织、人事措施,制定一些鼓励优惠政策,使这一批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归岗、归位。缺额部分可以在每年的畜牧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考上岗。同时要以稳定的待遇稳定村级防疫人员队伍,村级防疫员一年的工资报酬可以考虑与本村的村干部相同,村级防疫员的工资由县财政统一预算拨付乡镇财政。

4、加强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把动物防疫体系硬件建设作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投资,一是要保证县乡两级动物防疫机构有合乎规范要求的办公用房。二是保证县级动物防疫机构有必备的监测、检验手段,乡镇兽医站有必要的诊疗设备。三是保证县、乡、村三级有疫苗、生物药品的冷链运转设备。

     5、加大动物防疫经费的保障力度。按照我县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的实际需要,一是改差额预算为全额预算,把县、乡两级畜牧兽医服务机构的人员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二是根据实际需要,正常年份每年保证预算防疫经费20万元,其中县畜牧兽医中心和乡镇兽医站工作经费7.6万元,村级防疫员工资12.4万元。如遇重大疫情,根据实际需要追加经费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