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吴咏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0-10-19 16:35

   每年“六一”,我都要收到这样的短信:“祝你节日快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偶尔也会收到“够的,够的,思大的,弟,弟,阿婆”。好在学过英语,能够很快“破译”开来,这是淘气的小学生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的中国式英译。年近不惑的我,每当收到本应给孩子们贺词的这类短信,不禁莞尔一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耳熟能详,人们通常认为它是针对孩子们而言的。出于探究,轻点鼠标,得知:1951年5月,毛泽东同志得悉苏州市金阊小学8岁小学生陈永康捉特务被打伤的英勇事迹,特制作题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的锦旗赠送给陈永康小朋友。50多年来,一直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小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走向人生之路,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这句话的鼓励和指引下成长起来的。近几年,每当在中小学教室看到这句话,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要端详一会儿,思绪总会翻腾起来,不断有新的感悟。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尽管当时是激励少年儿童的,但我认为在任何时候对全社会都具有普遍意义,对每一个人都应当是座右铭,不仅指明了追求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阐释了自强不息的真谛。

   人要生存,就要有生存的能力,要发展,就要具备发展的才智,因而勤学以增智就成了人生不容质疑的选择;人总是以各自独特的情形生存和发展,因此对学习方式和内容的把握又成为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人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知识必须相应更新,应变能力必须时时长进,在学习上,也就永远没有一劳永逸之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典籍中,从“学而优则仕”的学习功利诱惑,到“经世致用”的学习目的要求,从“博闻强记”的学习迷津指点,到 “诗书礼乐”的学习内容限定,有关学习方面的论述可谓洋洋大观,不乏精辟独到的见解和磨砺心志的诤言,当代伟人们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可见重视学习新知识,注重对学习本身的探究,是传统文化的精粹,成就了几千年不间断的辉煌文明史。我甚至认为,古代先贤和当代伟人在学习的意义,方法等方面提供的精神食粮,足够丰裕,我辈有“坐吃而山不空”的资本,即使是千虑之一得,也难免落入“赘述”之列。
   但是,如果不把“向上”狭义地理解为学业的长进,功名的进取,技能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而是包含人格的日趋完善和境界的不断升华,包含心灵净化的过程和宁静乐观的的养成,也就是说通过“好好学习”,实现包括生存质量、思想境界、人格魅力和人生价值等在内的“天天向上”,达到宠辱不惊,心田如镜。从这个角度,我也的确“有话要说”。
   儿孙绕膝,天伦至乐。但一些老年人被儿孙视为老古董,属于上一个时代的人,交流少话题,感情难交集,以致于尊敬而不亲近。当我们惊呼“代沟”给传统的家庭亲情关系带来无情冲击时,是否意识到与老人自认为离天远,距土近,放弃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对新事物的研究有直接关系呢。宁静致远,平淡是福,但一些人一旦失去“过去的辉煌”,离官折财,或前景受挫,就万念俱灰,悲观消沉,甚至整日愁肠百转,怨天尤人。能够享受“春风得意马踢疾”的快乐,却无法品味“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我们在有条件有能力有必要为事业打拼时,要努力钻研成就功业,兼济天下的本领,但在与功名利禄无缘之时,或者在功成名就之后,不也应当修养习炼应对逆境,安处平淡、独善其身的智慧吗。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得到很大提高,但公认的社会问题是人们的幸福感快乐感反而降低了不少。有一首带禅味的诗言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们每一个人是不是都有必要经常用理智之水冲刷一下“闲事”堆积的心田,让人生变得更轻松愉快些呢。
    由此看来,无论老与少,官与民,穷与富,也不论身处何境,肩扛何任,都应当把伟人的教诲作为座右铭,终生坚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