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阳光始炎,榴红麦黄之际,延续数千年的端阳节又悄然降临,街街粽子飘香,户户蒲艾高悬,照旧是一派端阳节的特有气氛。年华流逝,岁月积累,对节庆少了些轻松狂喜,多了些伤时感怀。正所谓年年岁岁有端阳,岁岁年年情不同。细细回味,觉得今年的端阳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给人的感觉分外不同。
更显屈原精神难能可贵。当我们吃着香甜米粽,喝着雄黄美酒之时,数千万军民正在与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为灾区人民禳灾祈福恐怕是今年端阳节特有的一道风景线。唐代文秀《端午》诗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说明端阳节起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宋代张耒《和端午》诗曰:“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人间”,说明端午节的意义在于弘扬屈原的可贵精神。屈原为除弊强国不懈抗争,所体现的“上下求索”的创新毅力,“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不惧畏谤而保持众昏独醒的铮铮气节,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也是端午节人文意涵久积厚重,渡节习俗弥久愈新的天机所在。汶川地震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巨灾频发的年份里过端阳,更应追思屈原,效法先贤。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民福系之的责任感,在提高尊重自然的自觉性,增强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健全危机管理体制和社会抗灾机制等方面,在思想上象屈原那样“哀民生之多艰,”在行动上有屈原般的执着和刚毅,营造出长治久安的和谐发展局面。
更觉中华民族人文光芒的和煦温爽。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的亲情与真情。端午等传统节日就是这些情感的长久凝结和,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也提升美好情操和培育丰富情感的熔炉,国家把传统节日法定化,我们首次以享受国家法定节日的名义渡过端阳,有充足的时间与家人亲友共享团圆的喜悦和浓浓的亲情,从容品味和探究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从精神到心理都得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同时,节日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也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国家的名义确认传统节日,本身就是对民族文化的科学传承和对大众习俗的真正尊重,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脉的最好保护,有条件使年轻一代厚培传统文化根基,在外来文化面前不致丧失自我。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华文明如同东方的太阳,光辉必将在全球闪烁。
更喜安康龙舟赛事回归端午节隆重登场。龙舟竞渡自古就是端阳节的特有活动。唐张建封《竞渡歌》对端阳龙舟赛作了精彩的描写:“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明朝边贡《午日观竞渡》也描写到:“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霄汉,擂鼓嘈嘈殷碧流”,可见,龙舟活动自古就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破四旧中长大成人的我辈,当时竟不知龙舟为何物,后来在书本上知晓了,但眼见的龙舟赛不在端阳节,端午节又没有龙舟,欣喜之余,遗憾总是挥之不去。今年安康龙舟赛事回归端午节举行,能让人着实过一把完整端午节的瘾,能不感慨言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