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然尊享佛光之圣洁者唯莲(荷)花。神话传说世界起源于莲花,佛祖初生落地即行步步生莲,佛教的座、经、台、宇、衣等皆冠以莲字,如莲座、莲经等。人言“荷花不是花,佛前一朵莲”。莲花与优昙花、曼陀罗、山玉兰并称佛教四大吉花,被喻为佛教中崇高、圣洁、吉祥、平安、素雅、光明、贞静的象征。如此圣洁的殊荣,只有莲花独享。
人神两界,俗仙殊途。在古代诗词歌赋的“花花世界”里,世间名花争奇斗艳,各呈异彩;人文意涵深厚,竞至高标。如兰花闲静幽远,菊花瘦劲简淡,梅花冰肌玉骨,桂花清逸馨香,牡丹雍荣华贵,桃花秾艳妖冶,还有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不过,荷花早跻身名花之列,久扬名诗坛文苑,不是因为身披佛光,而是因其花香艳,叶肥绿,茎通直,籽满实的外貌,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内美,从汉乐府《采莲曲》到宋周敦颐《爱莲说》,再到朱自清《荷塘月色》,荷花人所钟情,代有佳作,荷花也就有了莲花、菡萏、芙蓉、芙蕖等雅称,成为人文意象中韵殊味长的寄情对象。
荷花随风洒清香,荷叶亭亭如伞盖,有了它的点缀和伴陪,田园添几多美景,生活增几分雅韵。莲子色白味美,采莲久成习俗,少女荡舟荷塘,情歌惊飞鸳鸯,劳作充满欢快。借助荷花的神韵和采莲的浪漫,诗人们把田园风情描写得出神入化。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茂密翠绿的荷叶,清浅见底的水面,往来穿梭的游鱼,在微风吹拂和采莲劳作中,绿浪轻翻,细波乍起,鱼绕莲茎,人醉荷园,这幅水乡风情画精妙无比,《采莲曲》也就成为历代文人抒情写意喜用的诗题。隋代诗人殷英童“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前者细腻描写了采莲少女的浪漫情调,后者形象刻画了采莲少女罗裙与荷叶同色,笑脸与荷花争艳的靓丽,都是《采莲曲》传世名作。到了近代,诗人李亚如仍不忘情《采莲曲》,留下了古曲新声:“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一曲采莲,真可谓千年流芳。
水上荷叶手拉手,叶面荷花头点头,水下玉藕根连根,花中莲子心连心,是诗人们寄托恋情的理想对象,晋乐府《 青阳渡》:“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就是用荷的形象隐喻男女情爱。加之“荷”与“和”“合”,“莲”与“怜” “连”谐音,莲花被赋予了和谐、合璧、合欢、联袂、连理、连心等最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莲开并蒂”、“步步莲花”、“百年好合(荷)”、“连(莲)年有余(鱼)”等是长久流行的吉祥成语。在诗人眼里,荷花美丽娇羞的花朵下面,隐藏着藕断丝连的生死恋情,雨拍荷叶的声响,是执著缠绵的爱情倾诉,绿波荡漾的荷塘,上演了多少魂牵梦萦的爱情喜剧!《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用“莲子”谐音“恋子”,描写了采莲女春心萌动的娇羞。南朝萧衍《夏歌》“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描写了少女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南朝江洪《采菱诗》“风生绿叶聚,波动紫茎开。含花复含实,正待佳人来。”描写了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情人的期待。明沈野《采莲曲》“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檀郎何事偏无赖,不看芙蓉却看侬!”通过檀郎从喜爱芙蓉到喜爱“妾容”的心里变化和关注对象的转移,传神地描绘了女子的娇媚艳丽和男子的大胆追求。唐皇甫松《采莲贡》“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明常伦《采莲曲》“棹发千花动,风传一水香。傍人持并蒂,含笑打鸳鸯。”非常风趣的描写了怀春男女的特有情态,浓烈的生活气息和纯洁的男女情爱跃然纸上,诗风及清丽含蓄,又活泼明快,春情男女,恍如眼前。
“荷深风水阔,雨过清香发”。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香消叶残水结冰,洒清香而天然独秀,出污泥而洁身吐芳,藏莲藕而洁白自知。身处浊镜,自持清高,寒暑易时,不改天性。古今文人墨客不仅喜其貌而描其姿,而且赞其神而颂其品。宋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莲叶点缀的西湖,俨然是人间天堂。唐温庭筠《莲花》“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清郑板桥《芙蓉》“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在诗人笔下,荷花就是仙女洛神和美女西施。借其不染尘俗,高洁挺秀的神彩,抒发自己身洁心清、不伍流俗的情怀;唐李商隐《赠荷花》“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在李商隐看来,荷本是花中骄子,绿叶红花相映更是花中奇观,惜严霜不容,必致 “翠减红衰”而后快,但“卷舒开合任天真”的本性不改,抒发了诗人遭受排挤的悲愤和不苟合于权势的傲气。
百花诗中艳,荷花别样红。荷塘风情在,千古荡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