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舞翩跹,动姿飘逸,静态庄雅;大地裹素装,远眺一片白茫茫,近赏万树梨花开;玉韵天成,醉人心魄。在性情中人眼里,冰清玉洁的雪中世界,简直是一张上好的白纸。状物摹态,可以率性描绘;托情寄意,可以尽情倾诉,诗文虽有雅俗之别,风格虽有庄谐之分,都不失为率真纯情之作。透过“打油诗”的来历和“柳絮才”的典故,即可窥见一斑。
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记载了打油诗的来历:说唐代卖饺子的老胡、打油的老张都能作诗。张打油作了一首《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全诗纯粹用俚语状物,但不着一雪字,尽得雪气韵,加之风格诙谐,似含讥讽,寓大巧于朴拙,因而得以流传于世,“打油诗”就成为此类风格诗歌的专用名。东晋某年大雪纷飞的日子,谢安欲在济济贵客面前考考晚辈们的才艺,于是转身问侄子谢玄:“白雪纷纷何所似?”谢玄随口应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才不过七八岁的妹妹谢道韫随即口占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道韫不仅抓住了雪花白色的特点,更突出了雪花轻柔飘舞的韵致,语惊四座,因而“柳絮才”就成了对出众才女的赞美词。
白雪仪态、形象和气质俱佳,触发了文人们不尽的审美情趣。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商隐《对雪》“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把雪的仪态描摹得细致入微;元稹 《南秦雪》“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黄庚《雪》“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把雪中物象描摹得微妙微俏。毛泽东《沁园春•雪》则是描写雪景的巅峰之作,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茫茫雪野里,在“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肃杀气氛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一股比高天公的豪气直冲云霄,并展望着“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晴日壮观。想象瑰丽,气搏云天,具有一代伟人的气象,描写雪之壮景者无出其右。
严寒中,飘飘白雪犹如春姑娘的信使,带来了春的消息。描写白雪的诗歌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王初 《早春咏雪》“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韩愈《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这些最熟悉的写雪诗句,都展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都有相通相似之处。“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的《雪梅》诗 ,融白雪、梅花和春的气息为一体,亦雪亦梅,亦冬亦春,比喻贴切,联想丰富,把寒雪冷梅描绘得暖意融融;焦郁《春雪》“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还有古人题景诗云:“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以梅花杨花比喻雪花的洁白和飘逸,表现了诗人高雅情趣和达观情怀。
白雪遮掩了浊水污泥和凹凸不平,使大地一片洁白,圆润宽平。一些诗人借以表达对公平的渴望和对世间丑恶的鞭笞。英廉《咏雪》“填平世上崎岖路,冷到人间富贵家”,朱湾《长安喜雪》“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在诗人看来,雪不仅能填充人间坎坷不平,而且不分贫富贵贱,冷暖丰歉一视同仁,白雪简直是公正而无私的楷模。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雪花飘飞时节,大地粉妆玉砌,世间多少不平得以消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罗隐《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都认为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但丰收是来年的事,眼下缺衣少食的贫苦人家,却面临寒雪冷风,眼前的“坎”都难以迈过,谈何丰收的未来,他们却无心欣赏眼前的大雪纷纷。境况不同,贫富差异,对瑞雪兆丰年的悲欢就大相径庭。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门外一尺雪,晓驾牛车輾冰辙”,卖炭老人在饥寒交迫中的矛盾心里,以及雪地赶车卖炭的艰辛,都跃然纸上。面对雪花飘舞,诗人们就象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所抒发的那样:“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这类诗歌展示了诗人同情弱者的菩萨心肠,以及对人间不平的愤慨和讽刺。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所展示的是另类雪地情怀。借用冰天雪地一片沉寂的景象,烘托在浊世中保持遗世独立的个性,渲染追求心底圣洁的志趣,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自诩,也有世所不容的哀怨。白居易 《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以及《村雪夜坐》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则透过寒冷的感觉,大雁鸣叫和竹子折断的声响,衬托出长夜寂寞的无奈。
北国瑞雪多,边塞寒风劲。许多著名的边塞诗人都借用雪景描写苍凉的边塞风情。王维《观猎》“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卢纶《塞下曲》“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或用雪景渲染边塞的苍凉,或借寒雪茫茫的特点刻画边塞独特的风光,或运用雪冷风劲描绘戍边征战的军旅生涯。情调悲壮,意境苍凉,都是人皆能颂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