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前话女性

作者:吴咏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0-10-19 17:15
    初略记得,1908年美国妇女高喊“面包和玫瑰”“走上街头, 要求经济保障和较好的生活质量 。1917年,俄国妇女呼吁“面包和和平”, 抗议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 。197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把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
    各国妇女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懈抗争,赢得的象征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国际妇女节又将来临,不由得不谈论妇女自身的话题。
    “半边天”的领地并不完整,得凭借智慧和勇气一点点地夺回。在我国,虽然妇女被称之为 “半边天”,但有关专门保护妇女权益法规的颁布和实施,足以证明妇女还是“弱势群体”,做到“半边天”名实相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妨回顾一下历史:在采集业成为原始人类主要生活来源时,女性凭着天赋的耐性、灵巧、细心,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那时女性殉葬品多于 男性;合葬墓中女性居中男性环侍,妇女地位高于男性。随着农牧业的兴起,男性凭着强健的体格创造和积累了大量财富,自此后,心灵手巧的女性逐渐沦为勇猛强壮男性的附庸,男性视女性为“宠物”或“仆妇”。“三寸金莲”使妇女健康受损,“女子无才便是德”使女性智慧蒙尘。历久摧残,女性逐渐丧失了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能力 。洋洋二十四史,只有蔡文姬、班婕妤、武则天等凤毛鳞角有名,浩瀚古典文学,仅有上官婉儿、李清照等寥寥数人有声。进入二十世纪,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被机械化操作取代,男女社会分工差异减小,男女间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大大增加,女性有了自食其力的社会条件,追求人格独立,呼唤男女同工同酬,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清除几千年的余毒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女性真要与男儿各占“半边天”,必须坚毅地站起来,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掌握独自谋生的本领,胸中有志气,脑中有才智,手中有技能,勇敢地与男儿比肩。如此,对女性而言,就可以点滴夺回失去的“半边天”领地,对女人而言,就可以走出笼罩了几千年的阴影,生活在心灵自由的世界里! 
    “母夜叉” 的形象要远离,运用好以柔克刚的独门武器。男人用力量和才智征服世界,女人用自己的温柔和美丽征服男人,这个不等式据说是上帝造人时的阴谋。实际上,女人的阴柔之美和男人的阳刚之气,相映相济,和谐天成,乃自然造化,人类本相。温柔是女性的天生气质,是男性最为渴望、欣赏的女性形象,也是男性难以拒绝的诱惑,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和沟通力。令人叹息的是,伴随妇女解放程度的加深和商品经济大潮的涌动,恃宠而来的娇气,恃才而来的傲气,恃能而来的霸气,恃美而来的俗气,很大程度上弥漫女界,“女人缺少女人味”的叹息不绝于耳,河东狮吼的场面时有所见。这其实是对女性形象的自我亵渎和自身使命的无意背离,是女性的大不幸。女性应当富有爱心、同情、体贴和宽容。怀温暖柔和之心,秉真刚醇厚之性,展雍容娴静之态,热辣奔放不失矜持,端庄娴静不失孤傲,温柔多情不失轻浮。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温情待人、温柔处事即可。在家知道孝敬老人,爱护孩子,体贴丈夫;在单位能够谦让和宽容,增进同事间的理解、同情和怜爱,处事举止优雅大方,神情不亢不卑。一个眼神,抚慰对方的伤痛,一张笑脸,驱逐对方的烦恼,一句话语,减低对方的哀伤,一声问候,增添对方的喜乐,举手投足,赢得对方赞许。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灵巧和温情,化怨气,促和气,聚人气,如此则谋事无不周,举事无不成,把“半边天”高高的擎起来。
    “漂亮不打折,美丽一百分 ”,心动不如行动。女人的美是上帝的恩赐,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杨贵妃纵然天生丽质,也要头戴金步摇,打扮成云鬓花颜,杜甫笔下的虢国夫人尽管拥有“却嫌脂粉污颜色”的本钱,但仍然要“淡扫蛾眉”一番才去“朝至尊”。古今中外,女人都注重容貌概莫能外。据考古发掘资料,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出土有穿孔蛤壳、钻孔石珠,穿孔鸵鸟蛋皮扁珠、穿孔鸟骨扁珠等等佩饰;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也曾出土一批石珠、石坠、穿孔鱼骨饰、穿孔介壳等,耳、项、腰、臂、足等原始佩饰。女人爱美还与男人喜欢有关。在我国,大凡女性的字都与美丽的花木和颜色有关,如桂、梅、莲、香、翠、芬、芳、兰等,描写女性的词汇也都是美丽动人的物象,如杨柳细腰,樱桃小口,三寸金莲、桃花颜面、玉臂,柳眉、凤眼等。所以有人说女人除了生孩子以外,美丽是第一重要的东西。真因为如此,化妆品、装饰品、时装等等,大半都是为了女人而设,光顾“美容院”的也大多是女性。作为女性,应当把保持容貌的美丽作为终生大事,不要害怕别人叫你“狐狸精”,也不要别人叫你“老妖婆”,自信地活出人生每个时段的特有风采来。但要记住:不要把美丽当成一个神圣的光环高傲地戴在头上,被“美丽”宠坏了自己,女人的美丽不仅仅在花容月貌,而在于她们的勤劳、善良、温柔、母性和柔情,在于她们举手投足一笑一颦之间那些所有女性该有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