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安康。王兴康等委员建议,各级政府要确立“既要真金白银,又要青山绿水”的发展理念,成立由主管市长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环保回收、集中交易原则,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分检中心、回收站点等网络体系规划,鼓励连锁经营、公平竞争,培育支持龙头企业,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正规化和规范化建设。支持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引进或研发运用先进技术,对废旧物资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通过运费、分拣、加工等环节消化让利回收,进行利益驱动,加大废旧回收利用度。
王定明等委员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强汉江流域综合整治,促进库区水源保护工作健康发展,为一江清水供北京谋长久之计,定万全之策。
走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之路,建设富裕安康。孟平等委员建议:对关系长远的大项目紧盯不放,一届接着一届干,确保项目落地并建成投用。确保2012年12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22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0亿元,增长25%。要做大新型工业,着力培育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五大支柱产业,特别是对石泉火电厂、金属镍、陕煤矿泉水、旬阳烟厂改造、钒钛磁铁、石煤综合利用、宝钢铌钽等关乎工业翻身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确保有实质性进展。要认真贯彻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激活民间投资,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科技科研等各个领域,启动新一轮投资体制改革。黎宗全、王小群等委员建议: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营造全市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发展氛围。要切实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拿出一定的助保资金,企业缴纳一定比例助保基金,形成中小企业助保基金池,专门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形成“政府部门推荐、风险补偿资金引导、银行独立审贷、风险共同分担”的融资格局;积极运用政策性融资手段,扩大现有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能力和范围,鼓励我市的民营企业在各县积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积极筹备组建我市自己的小额信贷银行。
农业产业化是安康跨越发展的重要环节。九三学社安康市支社,孟平、汪显安等委员建议:要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和现代渔业,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三次产业的优化转型。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加大产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力度,以现有企业为依托,组织实施种植良种化、生产基地化、质量标准化、技术规范化,使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进入千家万户;引导龙头企业、农户按照“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平等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采取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的分配方式,密切农户与企业的关系,建立利益共同体。
市工商联,田元成、赵科、李刻等委员建议,把农业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作为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成立全市统一的茶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和专门工作机构,由主管市长挂帅,列入重点县区和市相关部门单项考核。茶叶产业重在园区建设、精深加工、现代物流等方面,策划包装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吸引外地名优企业投资;将农、林、水等各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扶持业主示范茶园中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市场开发魔芋精粉系列产品,立足高端礼品与休闲食品市场开发魔芋仿生食品,定位高端保健品市场开发魔芋保健品,打造魔芋产业链;要大力推进富硒食品产业开发,以富硒资源及富硒企业和产品塑造安康的富硒地域品牌。
加强教育引导,构建法制安康。苏利杰、杨首艳、李刚等委员建议,要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法制安康建设的奠基工程,切实抓好。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重要时机,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积极培养和吸收表现优良的青少年加入少先队和党团组织,引导青少年年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政治觉悟;加强对学校附近的网吧及娱乐场所的监管,严格落实不准在学校200米内设网吧、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和营业性娱乐场所等规定,营造强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是法制安康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马飞、屈孝群、高平等委员建议,在党政机关宣传文化部门附设专门办公机构,强力推动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夯实法治社会基础;要合理配置乡镇管理权限,强化乡镇管理能力,乡镇站所的管理权限统一交给乡镇政府管理,原则上不再实行垂直上划管理模式,县级业务部门对乡镇站所只进行业务指导。通过委托方式赋予乡镇一定的行政执法管理权,增强乡镇政府对辖区内社会事务的有效管理,改变许多工作事项“乡镇想管管不上,部门应管顾不上,乡镇不管有责任”的被动局面。
引导依法群众依法维权,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王西川、 潘西海、尹正峰等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律援助工作,聘请律师参加信访接待、听证和行政调解等法律性工作。
以人文精神为灵魂,以创新精神为先导,建设人文安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内涵。民盟汉滨区委员会,民进安康市汉滨区委员会,吴咏梅、卢传珍、罗玉梅等委员建议,各级党、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要把人文安康建设的着力点放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上,用清正廉洁的风气、诚实信用的人格、高尚纯洁的追求,去熏染大众,引领社会。要以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民风和不和、民心齐不齐、幸福指数高不高等作为文化建设成效的标志。政府每年刊发“安康人文发展状况”,参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衡量指数,向社会通报年度安康社会人文发展状况。
戴承元、吴咏梅、章涛等委员建议,发展文化事业,各级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使命,着力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建立正常文化事业经费保障机制。要制订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要积极探索提高和释放文化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培育和繁荣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农村文化市场,建立和拓展文化中介市场,逐步实现城乡文化市场一体化。文化建设,不能搞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争名人抢祖先,哗众取宠,以打造文化品牌的名义泛化文化概念,制造文化泡沫。应该在尊重历史,重视地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不断开展汉水文化创新。注重从“根”抓起,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要创新人才机制,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完善有利于落实“三贴近”原则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三贴近”作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
李焕龙委员建议,要把“人文安康”发展理念转化为工作措施、建设项目和文化产业、旅游产品,依据安康人文特质和文史资源,结合自然秉赋赐予的配套优势,打造人文安康旅游环线。
化解矛盾纠纷,追求公平正义,构建和谐安康 移民搬迁涉及众多群众的安居乐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叶秀祥、田元成、陈义朝等委员建议:要搞好科学规划,按照“生存是第一要求,生存权大于发展权”的理念,把居住在严重地质灾害区的群众搬迁放在首位,划定必迁区、自愿搬迁区、不迁区三类情况。对于居住在深山区的地质灾害户,分散居住的吊庄户,实现脱贫、脱险双重目的为必迁区;对于居住在非深山区的地势安全,居住零星户,以改善生活条件为目的为自愿搬迁区。城镇规划区,过去已经形成的集中安置点内的区域为不迁区。要选择交通便捷、经济比较发达、生产生活条件较好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区域,集中安置搬迁农户,共享基础设施。以县为单位由专业部门负责,实行安置点科学论证、统一规划,以集镇化为目标,指定地点建房,使居住逐步集中,不准移民户自由建房,避免选点的盲目性。要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搬迁户的主要劳动力能充分就业,融入城镇生活。做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医患纠纷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田鑫等委员建议,政府要将医患纠纷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盘子,建立由综治委牵头,卫生、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财政、信访、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预防与处理医患纠纷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法律咨询、鉴定外联、纠纷调解和安全保卫小组,对重大医患纠纷的处置,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各负其责,通力配合,多措并举,加强教育疏导,防止矛盾激化,引导医患双方按照正确渠道解决纠纷。要强化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正视生命现象的复杂性与医疗行为的风险性,新闻媒体要客观、公正的报道医患纠纷,宣传引导公众认识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沟通和融洽医患关系,用制度和法律规范医患双方之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