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新一轮扶贫开发力促汉阴城乡统筹发展

——关于对推进我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报告

作者:政协汉阴县学习•文史•教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2-12-03 15:29

按照中共安康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关于2012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的通知要求,经县政协主席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今年6月中旬,由县政协文史委组织部分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推进我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到城关镇五一村、龙垭镇三柳村、铁佛寺镇东岳村,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参观、入户了解、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基本情况

汉阴县地处秦巴腹地、北倚秦岭、南枕巴山,凤凰山横亘东西,汉江、月河分流其间,呈三山夹两川地形地貌。安石二级公路、十天高速公路和阳安铁路贯通境内。全县辖14 个镇,179个村,30.6万人,版图面积13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4万亩,有农村人口26万人,人均耕地1.32亩。2001年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前,农民人均纯收入1082元,属国家级贫困县。我县根据《中国2001-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结合县情,制定了《汉阴县2001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按省、市总体部署,在全县农村整体实施了扶贫开发工作。围绕“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目标,本着“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整合资源、社会参与”的思路,以贫困村建设为载体,以改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实施“雨露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扶贫开发措施,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全面完成了《汉阴县2001—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既定目标,全县贫困落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工作成效及特点

1、县域经济实力增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082元增加到2010年的4053元,年均递增29.7% ;贫困人口由2001年底的7.58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2万人,使5.38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9%下降到8.4%

2、群众生活条件改善。十年来,在全县9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中,共新修、改造村组公路1076公里,新修扶贫便民桥109座,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新修连户路53公里,建成人饮工程74处,完成农网改造374公里,新建沼气池5000余口,对377115466人实施了移民搬迁。着力实施了五改五通(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移动信号、通广播电视),极大地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共扶持新建教育、卫生用房1.5万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农村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新建和改造乡村卫生院(室)125个,群众就医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新建村级活动场所3.1万平方米,改造维修村级小学校舍4700平方米,全面落实了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解决了贫困户子女上学难问题;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广播电视讯号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加强了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1.5万人,推动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4、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十年来,累计投放扶贫贴息贷款1.35亿元,在9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中,共新建桑园1.7万亩、果园1.3万亩、茶园、中药材等3.16万亩,发展生猪养殖47.8万头,年养蚕达到4.5万张,发展烤烟5350亩、魔芋5100亩、无公害蔬菜25000亩,食用菌75万余棒,有力扶持了蚕桑、生猪、油料三大主导产业和烤烟、茶叶、魔芋等特色产业发展,为做大做强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一村一品、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县坚强领导,各部门鼎力支持及扶贫干部的真抓实干。 值得总结的是: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是我们高效开展扶贫开发的坚强后盾。县上将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同时给所有县级领导明确了帮扶联系点,主要领导亲自召开办公会议,研究解决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问题,落实资金捆绑方案,促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整合项目资源。县委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全体县级领导参加,落实年度扶贫开发资源整合方案,各部门通力协作,截止目前,共到位捆绑资金2000万元,解决了扶贫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三是严格项目管理。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不定期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特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陕南移民搬迁项目进行督查;建立项目申报竞争制度、项目公示公告制度、项目竣工审计制度、工程后续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充分发动群众。农民群众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工作中,通过让群众参与决策,提高农民群众积极主动性。凡到村项目,由群众决策投资方向;凡到户项目,由群众确定扶贫对象;在五改三建、产业发展等方面,采取扶贫资金奖补的方式,激发群众主动投资,达到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面依然较大。十年扶贫规划虽已实施结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扶贫标准的提高,加之当初建设水平低等因素,全县相对贫困面依然较大。按照2011年国家制定的脱贫新标准,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识别和建档立卡调查表明:截止去年底,全县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村还有120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7%;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人口还有32976107280人,占农业人口的40.6%;还有1.46万户6.02万农村人口居住在中高偏远山区和自然灾害易发区的农村危房中,需要移民搬迁。

(二)贫困程度较深。调查显示,目前尚未脱贫的人口中,大都是贫困程度较深、自身脱贫能力较低的贫困户或特团户。贫困根源主要是因灾、因病、因教致贫比例较高。一些户虽已脱贫,但是上大学难、看大病难、抗大灾难等问题较为突出。供养一个大学生、害一场大病、遇一场大灾,便使刚刚脱贫但基础仍很脆弱的农民又成贫困户。从贫困分布空间看,贫困人口呈“大分散、小集中”分布特点。既有面上分布的点状贫困户,又有沿河沟分布的线状贫困带,还有山高坡徒、土薄水缺、交通信息闭塞、上学就医出行“三难”等自然条件差的集中连片贫困片区,“小康村中有贫因户,贫困村中有富裕户”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需要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着力解决。

(三)陕南移民搬迁难度大。首先,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陕南移民搬迁,中央财政无专项投入。调查测算表明,按现行物价水准,农民修建一套100平米二层房屋,至少需要投入资金1518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5万元,市级补助资金1500元,但按照省、市的要求,每户不低于3万元的补助,尚差1万多元,得由县级财政配套,而县级目前的解决方式,主要是依靠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源,其余部分由农户自筹。又由于县本级财政困难,配套资金筹措难到位,农户家底薄,虽有一定的搬迁补助,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困难群众因资金自筹难到位,建不起房而望房兴叹。 其次,移民搬迁安置点手续繁杂。搬迁安置涉及地灾、洪灾、环评等九种手续,每种手续收费过高,且办理程序繁杂、难度大,哪一种手续不到位,其他手续便无法办理。第三,选址困难。移民搬迁安置要求30户以上为集中安置,30户以下为分散安置,而我县实际是,南北两山,山大人稀,交通相对方便又安全的平敝地块少,规模大的安置点选址难,规模小的安置点选址也较困难。第四,扶贫机制尚不够健全。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的陕南,移民搬迁对象,无论在扶贫迁移补助上,还是在产业化建设上,都没有明确的生态保护扶贫补助机制,要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就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涉农生态保护扶贫补偿新机制。

(四)主导产业帮扶力度小。调查表明,贫困地区贫困户大都无主导产业,即使有也末形成规模,主导产业收入占贫困户年收入比例过低,农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贫困户的生产难以发展,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五)扶贫对象综合素质不高。调查发现,由于大多数扶贫对象综合素质偏低,他们对现行的扶贫政策缺乏正确理解,其愿望与现行扶贫政策存在一定差距,致使在移民搬迁过程中,搬迁户在享受国家的资金补助、建房选址及户型设计等方面,产生诸多不满,又给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很多一时难以解决的新课(难)题。

三、几点建议

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总的目标是:到2015年,贫困人口数量比2010年减少一半。为2020年稳定实现 “两不愁、四保障”( 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有保障)创造条件。工作中,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合力推进。二是坚持科学规划,连片开发。以贫困连片区为主战场,破解发展难题。三是坚持瞄准贫困,扶持到户,将 “项目覆盖到户、资金扶持到户、技术服务到户”,扶贫政策全覆盖贫困人口。四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行参与式扶贫,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内在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五是坚持统筹城乡,开拓创新,把扶贫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机制,走可持续发展路子。

(一)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繁重,扶贫标准要求高,在加大向中、省、市财政扶贫资金争取力度的同时,应加大对县域扶贫资金的投入,更好地促进我县扶贫开发进程。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基础设施等级低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大多数偏远贫因地区,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因此,加大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建设资金投入,尤为重要。要以“十二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将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作为规划重点,本着“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思路,高起点做好贫困村扶贫开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供电质量不高和电力配送不正常的问题。在总结生态移民搬迁与土地储备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富裕农民进城,贫困农民下山”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对不宜人居的村、组,进行整体搬迁,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三)加大教育扶贫力度。通过雨露计划,提升贫困大学生救助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得起、能就业。通过加大智力扶贫力度,提升农民脱贫致富本领。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机结合,重点从电子、电工、烹饪、焊工、建筑等方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培训,加快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四)加大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投入力度。农民建房难、贫困农民建房更难、山区贫困农民建房难上加难。现实表明:农民建房投入大,省市县补助资金少,而县级配套补助资金,又主要靠整合各部门项目资源,其余部分仍由农户自筹。由于陕南大多数县均属贫困县,尚属吃饭财政,主要靠转移支付,要承担县级财政配套资金补助重担,几乎不可能,鉴于此,只有加大陕南移民搬迁安置配套资金的投入,才能逐步取消、缓解或降低县级配套资金投入比例,也才能使贫因户真正建得起房。

(五)加大贫困地区产业建设投入力度。调查表明:贫困地区产业建设大多不成规模,发展后劲不足、工业发展难等。因此,应从科技投入、品牌打造、基地建设、龙头扶持等环节入手,加大到户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建议能否将扶贫资金的50%用于产业建设)。在特色产业上, 应充分利用贫困山区林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产业。在抓好传统的蚕、猪、牛、羊、鸡和烤烟、魔芋、蔬菜、水果等产业的同时,应发挥种养业扶贫项目的科技示范作用。完善“企业+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利益链接模式,提升贫困人口家庭收入,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尽快达到国家新制定的脱贫收入标准。

(六)明确帮扶主体,坚持分类指导。扶贫对象主要是贫困村的贫困户,而贫困户既是参与主体又是受益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其实施项目的积极性,鉴于贫困人口相对性、动态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扶贫工作应区分不同情况,力求“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相统一,做到政策、步骤、批次分类扶持。对有强烈脱贫愿望且有一定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他们先脱贫;对无劳动能力,因残、因病致贫的,应纳入社会民政救济;对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的贫困户,应以教育引导为主,激发他们自我致富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提升贫困户精神状态、转变其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七)创新工作机制,整合扶贫资源。要把扶贫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产业化建设、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涉农项目资源,形成合力。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强化统筹措施,将帮扶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信贷扶贫资金、国家投入的涉农资金和其它社会资金聚集起来,最大限度的整合使用,充分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注重引导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带资金和技术返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要健全和完善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资金走”的做法,做到专款专用,接受群众监督,经得起检验和审计,确保扶贫资金足额及时到村到户到项目,钱用在刀刃上。同时,要用足用活国家级贫困县的相关优惠政策、扶贫项目和资金,还利于民。

(八)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帮扶机制。一是思想认识要统一。要把做好扶贫工作始终作为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重要职责,抓紧抓好;二是工作机制要完善,每年都应组织相关部门多方衔接,规划和落实年度帮扶项目,确保帮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在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和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建设的基础上,政府应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农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保护区的贫困农民得到应有的合理补偿。三是拓宽帮扶渠道,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方针,做到帮扶与协作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使帮扶渠道更宽;四是切实加强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充分发挥扶贫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五是进一步加大对扶贫工作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调动各方力量,激发工作热情,营造扶贫氛围,举社会之力,确保扶贫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