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靠全社会凝心聚力

——三届十四次常委会议优化教育环境协商侧记

作者:吴咏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3-07-24 16:59

就社会功能而言,教育是决定民族兴衰的第一要素;就人民期待而讲,教育是第一民生工程;就工作部署而论,教育是党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市政协紧扣中心,为民履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三届十四次常委会议,开展关于优化我市教育环境的专题协商。

常委会议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在认真倾听,市级有关部门在介绍相关工作部署,政协委员们在深思、在畅言………

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众人拾柴火焰才能高

   “教师既要轰轰烈烈走搞素质教育的形式,又要扎扎实实的抓应试教育的内容,搞得身心疲惫”,市政协委员、陕西经贸管理学院院长李刚对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意见,其实也是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普遍看法。委员们认为,在千军万马争渡高考“独木桥”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的现实条件下,我们应当而且有条件补偏救弊,为推进素质教育做更多的实事。

    委员们建议,要改进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改变以考进名校的学生数、高考上线数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考核指标的做法,使高考“指挥棒”不再那么“灵”;要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逐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社会现实,努力营造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

只有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选用标准实现了改进,学校素质教育才可能真正施行。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集教育界委员的集体智慧,提出了解决素质教育问题的治本之策,引起了委员们的强烈共鸣。

为学校和教师“减压”,保证轻松上阵。当前 “学闹”现象的出现,个别家长对教师严管学生的不理解,加大了学校的安全压力,导致对学生管教“放不开手脚”,一些诸如体育、野营等有一定安全风险的课程和活动,开设起来“心有余悸”,等等影响开展素质教育的问题,成为常委会上热议的重要话题。委员们呼吁,要尽快明确界定学校对学生安全责任的边界,细化学校担责的具体内容和程序,不迁就受害者的过分要求和过激行为,零容忍“学闹”,使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同等保护,营造学校和教师敢管敢教的法制环境,优化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社会条件。

把教师从“保姆”角色中解放出来,是委员们热议的另一话题。自“蛋奶工程”、小学寄宿制实施以来,教师既要上讲台,还要下厨房,既要负责学生的课堂教学,又要担当学生住、吃、穿、安全等责任的全职保姆,造成了巨大的工作压力。长此以往,必定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定。委员们建议要尽快根据学校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在学校人员编制调配和校舍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校园周边环境和学生家长对健康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委员们给予了高度关注。部分委员焦虑地说:“孩子的坏毛病大多是家长娇惯出来的”,亲情缺失、监护缺位,或者过分溺爱,缺乏感恩和生命价值教育,导致下一代性格骄纵、性情脆弱、行为自私的孩子在增加,委员们呼吁不能把素质教育的责任都压在学校一家,家长及其近亲属都要承担孩子素质教育的责任。委员们呼吁公安、城管,卫生等有关部门,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对学校周边的网吧、饭馆以及出现的“小混混”等,都要把各自的监管责任尽到位,把对学校的呵护和对教育的支持常态化,相互配合,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素质教育体系。

顺应快速城镇化的新形势,教育资源的配置要“紧跟学生走”

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冲击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原有格局;社会对优质教育追求的愿望和能力迅速增强,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矛盾。由于校舍布局建设和师资编制调配严重滞后于城镇化推进的步伐,校舍“人满为患”和“门可罗雀”的现象并存,教职员工“一个顶仨”与“人多事少”的现象同在。王永堂委员长期从事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对当前社会资源配置的利弊有深刻的认知。他提出的“教育资源跟着学生”的建议,得到了委员们的同声呼应。

纷纷建议编制人事部门,要适应学生分布状况的变化,根据“城乡一体、标准一致”的原则,适时调整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教育机构编制标准,适当增加教师职称名额,紧盯生源分布变化趋势和学生数量变化情况,动态核定编制,切不可“刻舟求剑”,因僵化滞后的编制管理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编制限额内的教师招录选配权,随时根据生源变化情况,灵活适时调整教师的配置。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对学生分布格局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教育资源的配置必须与之相适应。为此,委员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超前做好学校的布局和建设工作,并通过优质资源调配、校际师资交流、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打破教师职称论资排队等途径,尽量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布局基本均衡,减少人为的学生“挤大堆”,缓解部分学校日趋严重的“超大班” 现象。

“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再小的学校也是所在地的文化符号,是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圣地,是山里孩子走出大山的指路灯塔”。市政协委员、安康中学校长徐新人建议要全面认识学校的社会功能,对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要有正确理解。呼吁学校撤并不可操之过急,要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意见,每个镇至少要保留一所初级中学,人口较多的县区至少要保留两所以上高级中学;委员们建议,山区小学的布局不能仅仅算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账,更要算民生帐和教育公平帐,更多的保留村级小学,保证那些无能力无愿望实行寄宿制的儿童,能在初小阶段就近上学,在学校撤并大潮中不至于“折戟沉沙”。让学校遍布广大乡村,让文化的火种燎原大地。

名师育高徒,管理出效益,教育系统自身建设不可稍怠。

教育资源中人的资源是最最宝贵的,学校中校长是灵魂,教师是核心,离开了一支优质的教育队伍,再多的投入都办不好教育。强化教育系统自身建设,委员们齐声呼吁。

建议教育部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完善师德考评监督机制,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重要内容,使教师自觉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一大批教学能手、“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名师;要加强校长队伍的培养和任职交流,大胆选拔任用谙熟教育、精于管理、事业心强的教育人材,扩大校长选人用人的自主权,支持校长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形成独特的治校和教学风格,造就一批名校长和教育家。

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不断创新教育管理,以改革的魄力盘活教育资源,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对外语、音乐、美术、体育、心理健康等紧缺师资要优先招用;职称评定坚决打破论资排队,实行评聘分开,待遇向一线教师倾斜。营造人人争先、心和气顺的教育人才成长环境。

短短两小时的专题协商会议的上,委员们建言情切,良策纷呈。“我们可以在推进素质教育上做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事情”。邹明主席的话语道出了委员们对安康教育事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