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思想源远流长,灿烂丰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叫中医的文化,以其独特的辩证施治,博大精深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丽、最耀眼的瑰宝。
大多数人对于中西医文化的碰撞,似乎更倾向于后者。在很多人的概念当中,只有西医是药到病除,科学治疗的。因为西医是以解剖学和生理学、病理学为基础,非常客观和直观地把人体与病因分析后,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而对于中医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望闻问切”的肤浅层面上,曾经对于我也是如此理解。
记得小时候我体弱多病,由于胃肠功能不好导致经常腹痛腹泻,所以儿时父母带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医院了。因为经常性地打针吃药,每当闻到来苏水的味道,看到大家口中赞美的白衣天使时都会心有余悸。我的外婆对中医颇有兴趣,因她自小出生在医药世家,所以对中医药材略知一二,多次让母亲带我试试中医的治疗办法。而母亲却认为还是西医见效快,中药只能作为辅助调养的手段,便一直未予以理会。
后来上了中学,母亲见我仍是身体瘦弱,常常生病请假耽误学习,便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我找到了一位据说医术精湛的老中医。记得那是天气寒冷的一月,刚刚放寒假。为我诊疗的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鹤发童颜,慈眉善目。老人为我把了脉,详细询问着我的病史和病情,又看了看舌苔,然后便见他一边思索着什么一边写着中药方,叮嘱母亲用法和注意事项。此后,每日当我从睡梦中醒来都会闻到熬制中药的味道,那种独特的香味溢满了整个房间。初次服药时,因苦之至极我大声的抱怨并不想喝下去,但在母亲温和却不容抗拒的神态下,我只能屏住气息“品尝”这苦涩的汤汁。在那个寒冷的冬季,我每日按时啜饮苦汁时,都能看到母亲眼中的希望。
不可思议的是,经过一个寒假的治疗,我的身体状况已大有改观。如脱胎换骨一般,整个人神清气爽,气色也渐渐红润起来。身体的健康给我带来了好的心情,同时因不用经常请病假,学习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那是我初次感觉到了中医真的很奇特,只凭“望闻问切”就能准确的判断病情,并且对症下药,不过是一些看似花花草草就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治好人的疾病,真是妙不可言!
后来每当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都会首先选择去看中医。去过几次中医院之后,才知道原来中医治疗疾病并不仅仅是靠那些草药,还有针刺、艾灸、按摩、拨火罐等多种医疗手段,每一种治疗方式都有它特有的功效和独到之处,很多的疑难杂症也都可以通过各种中医方法得到治愈。看着一个个因中医治疗恢复健康走出医院的人,愈发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闲暇时我也会找来很多关于中医学方面的书籍,想近一步了解中医,却发现原来中医学还隐藏着那么多高深的理论,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读懂。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对于健康养生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于是中医养生之道无可厚非的成为了大多数中国人关注的话题,各个电视频道也都纷纷开设了中医养生节目。《养生堂》、《民生开讲》、《养生365》等等这些中医养生节目成为了我们全家人的最爱。那些深奥难懂的中医理论知识通过专家教授现场直观的分析讲解,从而演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识。每次介绍的养生汤、药膳、药饮这些与我们生活惜惜相关的养生保健知识,我们都会用笔记下来,以备用时之需。
通过实践的观察和体会我渐渐懂得了中医潜藏的更多丰富内涵。中医是将疾病和自然紧密结合在一起,一药一法尽得自然之美,取材皆源于自然万物,崇尚不治已病治未病,以事半功倍、至简、至效和对身体伤害最小为最终的诉求。中医独特的魅力还在于,它讲究整体观念,讲求阴阳调和,天人合一,辨证论治。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人体与自然一一对应,是那么和谐统一,浑然天成。同时中医还透着文化美,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医学不单纯是一门医学,它博大精深,广涉旁通,“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容涵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医自古秉承“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精神,为我们现代人构筑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为我们诠释着“苦尽甘来”的人生意义。“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理论更为我们道出了中医学潜藏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
传统中医药文化精髓需要不断继承和挖掘,积极创新,在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土壤上构建起极具中医特色的博大文化。愿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能够走进中医、感悟中医,品味中医,并将我们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医文化更好的传承、发扬。希望祖国医学这一参天古树永远焕发出不朽的青春,福荫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