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朝圣之旅

作者:王全心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4-07-22 11:11

2500多年前的一位大圣人――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他诞生于尼泊尔,悟道、传法、涅槃在印度。足迹遍布印度的北部、恒河的中段,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佛教遗产。印度人把“省”称为“邦”,他们说:“北方邦是佛教摇篮”。多年来,我梦寐以求,希望此生能够有幸朝拜一次释迦牟尼的“四大圣地”。

今年2月份,北京神舟国际旅行社给我提供了这条旅游线路。2014312日至323日,我参加了他们组织的印度朝圣之旅。这支团队共有9人,领队是中国旅行社的一个女人,叫宋明艳;导游是印度旅行社的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曾在中国沈阳师范大学读过两年书,他的中文名字叫小明。

在印度参观佛教遗迹,我们并没有照着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先后顺序走,而是根据交通条件,为了“不走回头路”,依照顺时针的方向绕了一大圈。

 

314:舍卫国

朝拜印度佛教圣地的第一天,我们是从首都新德里乘飞机抵达勒克瑙,然后再乘巴士旅游车到舍卫国的。勒克瑙距舍卫国200公里,颠簸了5个小时。舍卫国不是国,而是古印度拘萨罗国的都城。由于历史变迁,如今在附近已看不到都城了。

在舍卫国,主要是参观“祗园精舍”的遗址。释迦牟尼成佛后,长期居住和讲经说法的地方,最主要的是两大精舍:一处是北方舍卫国的祗园精舍,另一处是南方王舍城的竹林精舍。

祗园精舍的全称叫做“祗树给孤独园” 。这个名字有一个来历:“给弧独”是长老须达多的外号。由于须达多乐善好施,时常救济鳏寡孤独之人,因此有此称呼。须达多偶闻世尊讲经说法而感化,皈依了佛门,他有心要买一块园地,修建精舍,施与释迦牟尼,作为居住和弘法的场所。一次,须达多与舍利弗同车前往舍卫国,他问舍利弗:“此城何处有地适宜建造精舍”?舍利弗答:“祗陀园林适宜”。于是,须达多便去找到园林的主人――波斯匿王的太子祗陀,商量购买。祗陀开始不卖,刁难说:“除非你须达多用黄金铺地,我才把园林卖给你。”须达多果然用黄金铺地,真诚之心打动了祗陀,祗陀才将这块园地卖给须达多修建精舍,把园中的树木奉献给了释迦牟尼。为了纪念他二人的功德,故起名为“祗树给孤独园”。

衹树给孤独园已被夷为平地,成了废墟。地上铺的黄金早已被入侵者盗走,不复存在。但园林遗址的规模很大,开阔、平坦。导游引着我们看了三个地方:一个是释迦牟尼的居住处。从正中间的10多步台阶走上去,是一个高约2米、长约5间房、纵深约4米那么大的砖砌地基。导游讲:从前这个地基上面是用檀香木建造的五层楼。再一个是释迦牟尼的讲经处。在他居住的左前方,有一个大池子一样的宽阔场地,中央用红砖砌的正方形平台,是讲台,四周环绕着砖砌的小格子,是听众的座位。在居住处的右方,数丈之远有一棵古老的菩提树。树上披红挂彩,四面围着铁栏栅。据说,这棵树是当年阿难和目犍连尊者移栽的,时越数千年,现已有数人合围之粗,如同一把撑开的大伞。

释迦牟尼成道后的第5年,便有了1250名大阿罗汉、十大弟子的僧团。于是佛陀欣然接受了须达多长老的布施,率众入住祗树给孤独园。他在这里居住的时间最长,讲经最多,一生布道45年,说法300余会,讲经156部,而在这里居住则达25年,讲经70多部。《金刚经》、《阿弥陀经》、《楞严经》就是在这里讲的。

 

 

314:蓝毗尼

原计划参观的第二站是蓝毗尼。蓝眦尼是释迦牟尼的诞生之地,位于尼泊尔境内的派勒瓦市21公里处,距印度边境仅有七八公里。

14日下午,我们从舍卫国北去蓝毗尼,公路里程190公里。当巴士开到印度与尼泊尔交界的边境时,已行了5个小时。我们坐在车上等待导游去海关办理出境手续,印度海关人员说:“出境之后就不能再回印度了”。因为我们护照上的签证,印度入境仅为1次,不是两次。以前遇此情况,只要导游给海关塞钱,关节就打通了。但这次情况有变,即使塞钱,海关人员也不敢收。就这样,我们不得不放弃了对蓝毗尼的朝圣旅行。十分遗憾!

此时,夜幕降临,晚餐未食,人困马乏。边境上又找不到吃饭和住宿的合适地方。当决定不出境之后,巴士便调头南下,连夜赶往拘尸那迦。

据资料介绍:在蓝毗尼参观的景点主要有:摩耶夫人庙、圣水池、娑罗树、阿育王石柱、中华寺院等。

蓝毗尼是2500多年前迦毗罗卫国建造的一座花园,该国在现在的尼泊尔境内,北靠终年积雪的喜马拉雅山,南临广阔的恒河大平原,国虽小,但非常富庶。国王叫净饭王,王后是邻邦天臂城拘利族善觉大王的胞妹,名叫摩耶夫人。

摩耶夫人年近40的时候,欣喜地怀孕了。按照当地习俗,要在娘家生育孩子。临产之际,净饭王举行了盛大的祈神仪式,派遣随从及车马,护送摩耶夫人回天臂城。当车马行驶到郊外的蓝毗尼花园跟前时,摩耶夫人吩咐停车,要进园内游玩。她先入圣水池中沐浴,上岸后,右手攀住岸边一棵娑罗树的枝条,稍作休息,太子就降生了。霎时间,天地大放光明,百花竟相开放,众鸟齐声欢唱。这一年是公元前566年,这一天是中国佛教界认定的农历48日,为佛的诞辰日,

净饭王听到消息,立刻赶到蓝毗尼花园,见到夫人,接过孩子,喜极而泣,想到王位有了继承人。同时,他听说太子降生时出现了许多瑞相,便给起名为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姓,悉达多是名,意思是吉祥如意。

悉达多太子降生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一位年龄120岁、具有“五神通”的仙人――阿私陀,来到王宫,为太子看相占卜。他抱过来仔细端详后预言:“如果太子继承王位,定是一位盖世无双的转轮圣王;如果出家修道,则会是一位大觉圣人,与日月同辉”。

悉达多太子出生的第七天,母亲摩耶不幸离世,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将他带大。

 

 

315:拘尸那迦

拘尸那迦是释迦牟尼当年的涅槃之地。从印度与尼泊尔的交界处到这里,足有200公里。当我们14日连夜赶到此地住下时,已是15日凌晨1点了。碰巧的是,315日是中国农历215日,正好是《涅槃经》中记述的释迦牟尼涅槃日。

公元前486年,也就是释迦牟尼年满80岁的那一年,他在雨季误吃了发霉的食物,引起中毒,身染重病。他自知来日不多,于是,从王舍城出发,途经呔舍离,由南向北行走,大概是想叶落归根,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走到拘尸那迦这个地方时,身体十分虚弱,再也朝前方走不动了,便停下来在此料理后事。

释迦牟尼的后事安排,归纳史料记载,主要是三件:

一、处理遗体。释迦牟尼对阿难说:“请为我敷床具于娑罗双树间,其头向北,我神倦,欲偃卧”。“今夜五更,吾将涅槃”。又嘱咐:“入灭后,遗体应火化,置骨灰于坛中,上建碑塔”。之后,释迦牟尼右肋而卧,两脚相迭,如睡眠状,在禅定状态中入了涅槃。

二、总结佛法。释迦牟尼在从吠舍离前往拘尸那迦的途中,召集僧徒,为他们讲说了《大般涅槃经》,该经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为宗旨,对佛法教义进行了总结性的阐述。是时中夜,他卧在娑罗双树间,又让环绕周围的众僧赶紧提问,最后讲了《佛遗教经》,告诫弟子们要依律持戒和精进修行。

三、付嘱结集。为了使佛法久住于世,释迦牟尼将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同时亲自选定阿难,负责诵出“十二部经”。并答复了阿难最后请示的四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关于经典结集。世尊说:“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

拘尸那迦主要有两处遗迹,一个是涅槃处,一个是荼毗处。前者是逝世之地,后者是遗体火化之地。

我们看到:在当年娑罗双树间的涅槃处,建有连在一起塔和寺。即:在2米高的平台后半部,座落着涅槃塔,是个圆桶形,像一口倒扣在地的大钟,无窗也无门,据说里面保存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在平台的前半部是卧佛寺,建筑奇特,上面屋顶形似横放着的一个大圆柱,开了两扇圆形窗户。下面房屋是个殿堂,里面安放着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卧姿塑像,身上盖着深红色的绣花被单。

荼毗处距离涅槃处约1华里,在公路对面的花园里。进入园内,呈现于前的是一个土包,像个大馒头放在一块草坪的中央,土包四周用砖块砌了一圈护墙,草坪中上栽着几株热带的椰子树。这便是当年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地方。

朝拜这两个地方,我们脱掉鞋子,走到跟前,先是跪下磕头,然后绕佛和绕塔各七圈,最后就地盘腿打坐,掐珠念佛,大声读诵回向偈。

 

316:吠舍离

吠舍离是古印度拔耆国的首都,也是著名的维摩诘居士的住地。从拘尸那迦到吠舍离,有170公里,由于路况差,开车用了5个小时。

走到快到吠舍离城时,有一个地方叫做罗摩村,导游叫我们在这儿下了车,只见一片开阔地上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小山包,山包上长着几棵树,山包四周断断续续地砌有红砖。导游说:这里是佛教第一塔,是悉达多太子削发为僧、宣布出家的地方。

悉达多太子在王宫里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但他立志要出家修行,为众生寻求“生、老、病、死”的解脱之道。他29岁的时侯,也就是公元前537年,一天半夜,他轻轻唤醒自己的仆人――车匿,牵来一匹白马,骑着离开了迦毗罗卫国的王宫。拂晓时分,走到罗摩村,悉达多太子下了马。他摘掉自己佩带的金银珠宝,脱下身上的绣袍,又用剑斩断须发,连同白马,一齐交于车匿,吩咐他带回王宫,并通报自己已经出家的消息。车匿无可奈何,止住悲号,牵着马一步一回头地朝北走。悉达多太子则换上缁衣(即染色衣),打扮成出家人的模样,只身一人,朝着吠舍离城走去,寻找跋伽婆仙人。仙人就是修道人。这一天是中国农历的2月初8,为悉达多太子出家的纪念日。

吠舍离不仅是悉达多出家为僧的地方,也是他传教布道的地方。他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之后,多次来到吠舍离城,在这里讲经说法。《药师如来本愿经》、《维摩诘经》和大悲咒,就是在这里讲的。我们看到:吠舍离的讲经说法之处,是一大块平坦的场地,砌了许多高低不等的或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圆形的砖台,一看便知,这是供僧众盘腿打坐、听经闻法使用的。讲经场地的旁边是阿难的舍利塔,一个圆包,用红砖砌得严严实实的。舍利塔的跟前耸立着一根高大的阿肓王石柱,柱顶雕刻有狮子头。

为了清楚石柱的来龙去脉,这里插述一下阿肓王的事迹。阿肓王是古印度摩揭罗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在位约公元前268年至公元前232年。古时候的印度,小国林立,甚至一个城镇就是一个国家。阿育王东征西讨,南攻北伐,统一了印度。但他又因杀戮太多而忏悔,皈依了佛教。接着,他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在佛教遗址上,竖立高大的雕刻石柱,作为永久性的历史见证;二是修建佛舍利塔。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后,八个国王分了舍利子。阿育王统一印度后,将舍利子收拢,在印度及东南亚各地建了84000座佛舍利塔;三是派遣大臣巡视各地,推行佛法。选派高僧赴世界各地传布佛教。因为贡献很大,所以,阿育王被佛教徒们尊称为“护法名王”。

在最后的岁月,释迦牟尼又一次来到吠舍离城,他在这里告之魔王波旬:“却后三月,吾当涅槃” 。并且五次告之阿难:“过三月已,吾当涅槃”。可见,释迦牟尼具有“预知时至”的能力。

 

317:王舍城

吠舍离的下一站是王舍城,两地相距100公里,巴士行驶了3个小时。王舍城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的都城,也是佛教的又一个著名道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遣址:

第一,竹林精舍和灵鹫山。释迦牟尼到鹿野苑讲法,度化了“五比丘”之后,便来到王舍城。他在此地达14年之久,居住在竹林精舍,讲经在灵鹫山。竹林是皈依佛教的迦兰陀长者所赠,精舍是摩揭陀国王频毗娑罗出资建造的。灵鹫山在王舍城的东北边,山顶是一个平台,平台旁有几块巨石叠靠在一起,形似鹫头。释迦牟尼常在这里讲经说法,曾讲述《大般若经》、《法华经》、《无量寿经》、《金光明经》、《思益经》等。

第二,七叶窟。它在王舍城的附近,因为洞窟的前边有一株七叶树,故起名为“七叶窟”。这里是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佛教经典的地方。结集就是集体编纂。在释迦牟尼逝世后的第七日,大迦叶就召集并主持了佛教经典的结集,500名阿罗汉参加,地点在七叶窟前,历时7个月,阿难负责诵出经藏,优波离负责诵出律藏。我觉得:这是个特别重要的历史事件,关乎到佛经的起源和佛法的传承,但佛教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我很想搞清楚一些问题。如:第一次结集经典的动因,释迦牟尼对此有过什么付嘱?阿难口诵了多少部经典?这次口诵出经律两藏之后,有无文字记载,仍靠口耳相传吗?我还想亲临现场看一看遗迹。谁料想,导游不安排我们去。从灵鹫山上朝下走,我问:“七叶窟在什么地方”?导游答:“在另外一座山上,路更陡,天已晩,去不成了”。

另据《佛说入胎经》、《大智度论》、《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在七叶窟结集之时,另外还有“窟外结集”和“铁围山结集”。

第三,那烂陀寺与玄奘纪念堂。那烂陀寺距王舍城13公里,初建于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代。其实它是一所佛教大学,建起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常年有3万多学僧,其中一半是印度僧人,一半是国际僧人。主要开设巴利文、梵文、佛教三门课程。公元4世纪,我国的唐玄奘曾来此学习过,他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到公元12世纪末,那烂陀寺被入侵的回教军所毁坏,成了废墟。现在,在那烂陀寺的遗址上,中印两国合建有占地数十亩的“玄奘纪念堂”。我们参观了大学校园、讲经场地、僧人宿舍、唐玄奘的居住处和打坐处,在纪念堂里朝拜唐玄奘的塑像,游览他西天取经的壁画。

 

31819日: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位于恒河的支流――尼连禅河的左岸,是一个小镇。从印度的格雅市到这里,向南只有10余公里。而我们是从王舍城到菩提伽耶的,有70公里路程。

菩提伽耶是悉达多6年苦行和悟道成佛的地方,遗迹较多,又是朝圣的重点,因此,我们在这里住了两天时间。

我们先看的是“苦行林”。我以前想象当中的苦行林,一定是古树参天,遮天蔽日的原始大森林。谁知走到跟前,见到的是一小块林地,树木稀疏,也没有千年古树。在一座石山的半腰,有一个只能容纳三四个人的小洞窟,要低头弯腰才能钻进去。我进洞后,只见里面供奉着悉达多太子修苦行的金色雕像,骨瘦如柴,腹部凹进,胸骨凸起,眼睛深陷,差一丁点儿成了骷髅。我顿觉心酸,立刻爬在地上叩头,掏钱供奉,然后缓步退出洞外。

前往悉达多太子修行的洞窟,台阶的左侧有二间小屋,里面供奉着一个戴眼镜的塑像,我问导游:“此人是谁”?回答:“是达赖”。我不屑一顾。心想:达赖狂妄,竟敢与释迦牟尼佛平起平坐,并驾齐驱。一个叛国分子盘踞在世界各国佛教信众朝圣的地方,鱼目混珠,居心叵测。

接下来我们参观释迦牟尼悟道成佛的地点。悉达多太子在罗摩村削发为僧后,前往吠舍离寻访到了跋伽婆仙人,求学解脱之道。攀谈过后,悉达多太子觉得不解渴,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跋伽婆就向悉达多推荐了郁陀伽、阿罗逻两位著名仙人。悉达多便前往王舍城找到了这二位仙人,师从他们学习“四禅八定”,虽然学习达到了世间禅的最高层次,但是未得解脱,悉达多决定离开他们,来到了菩提伽耶的苦行林。经过6年苦行,仍然没有解脱。他猛然醒悟:修行是修心,而不是折磨肉体,一味苦行并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悉达多又决定放弃苦行,另辟蹊径。下山后走进尼连禅河里,洗尽身上污诟,然后上岸接受并食用了牧牛女――难陀波罗煮的一碗乳糜,顿觉气脉畅通,体力恢复。这时,他用吉祥草做成一个坐垫,铺在毕波罗树下,面向东方盘腿打坐,进入甚深的禅定状态。在第49天的清晨,当他目睹天空闪烁的启明星时,忽然大彻大悟,得道成佛了。中国佛教界把释迦牟尼在公元前531年悟道成佛的这一天,认定为腊月初八。从此往后,悉达多被称为释迦牟尼,打坐用的垫子被称为金刚座,毕波罗树被称为菩提树,意思是觉悟之树。

公元前3世纪,即在阿育王时代,释迦牟尼悟道成佛的地方被建造成为菩提寺院。在菩提寺院内,我主要是想看看悉达多太子最后成佛时的菩提树和金刚座。寺院的中央位置,建有一个高52米、下宽上尖的大佛塔,大佛塔的背后紧挨着一棵偌大的菩提树,树下就是悉达多太子最后悟道时打坐的地方。树的周围用铁栏栅围着,防止游客去破坏它。佛教辞典里说,金刚座是一个顶部平圆的石墩,象征佛的坐垫。但我没有见到,导游也不给我指认。

来菩提寺院的朝圣者甚多,络绎不绝,世界各国的僧尼都有,有穿红衣的,有穿黄衣的,有穿白衣的,有穿黑衣的。有些佛教信众很虔诚,见了僧人就作揖叩首,慷慨解囊。但不少红衣人是敛财者,接了钱也不说个“谢谢”,反而露出鄙视的神色,大不咧咧,连起码的教养都没有,我就不相信他们能得道成佛?

19日下午,我们坐车去看牧牛女和尼连禅河的遗迹。牧牛女的遗址紧靠在苏佳达村一所小学的背后。一间小房屋,中间供奉着悉达多太子修苦行时的塑像,两旁站着的是两位牧牛女的蜡像,模样鲜活。前面的供案上有一头石雕白牛,并燃起蜡烛和檀香,烟雾缭绕。布置得活像一座“土地庙”。尼连禅河是恒河的重要支流,河床很宽,现已干涸,遍地沙砾,连一个水滩也见不到。

在菩提伽耶,我们还进行了一项特别有意思的活动,就是给佛供灯。旅行团队9人,每人供奉100盏灯。19日上午,我们列队进入供灯房,亲手点燃一个个、一排排油灯。脚下踩着油污,身上烤得热烘烘、汗津津的,但当想起悉达多太子修苦行,我们这又算个什么!

这次在菩提伽耶朝圣,使我搞清楚了几个问题:

1,释迦牟尼在菩萨树下打坐了多长时间?有的书上写的七天七夜,有的书上写的七七四十九天,说法不一,究竟谁说的对?导游说:有7棵菩提树,悉达多太子在每一棵菩提树下打坐7天,加起来是49天。对于哪一棵菩提树在哪个地方,导游给我们一一作了指点。

2,为何佛陀盘腿打坐的地方叫做金刚座?这和修习禅定时入“金刚喻定”有关。出离三界,证阿罗汉果位,要修习“九次弟定”,也就是在修习“四禅八定”的基础上加修“灭尽定”,断尽“俱生我执”;而成佛则要入“金刚喻定”。这种禅定如同金刚利器,能断尽极细微的无明,也就是断尽“俱生法执”,菩萨才能最后成佛。

3,悟道成佛的标志,是“见佛性”或是“得神通”?得神通后,可以看到三世因果、十二因缘、明白“四圣谛”,这在圣位菩萨的修行阶段,即可达到。而且外道也能修得神通。然而,成佛则必须圆满见到佛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成佛的必由之路。何以见得悉达多太子已经圆满见性?据《华严经》中记载,悉达多睹明星悟道之际,曾经惊异地发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无妄想执著,则自然智、无碍智、一切智,即时现前”。这段话中的“如来智慧德相”,指的就是佛性。

 

 

 3月20:鹿野苑

鹿野苑是我们这次印度佛教朝圣之旅的最后一站,它距恒河西岸的一座城市――瓦拉纳西,路程很近,只有10公里。但从菩提伽耶到瓦拉纳西,是200公里,巴士行驶了将近5个小时。

“鹿野苑”名称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据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往昔此处是大森林,有两群鹿,各五百余只。国王每日狩猎,射杀无数。鹿王去见国王,说:您每日射杀许多鹿,一时吃不完,肉便腐臭了。不如我们主动奉献,日送一鹿,这样您就能天天吃上新鲜肉。国王称善,欣然应允。之后,两个鹿群轮流奉送。一日轮到一只雌鹿奉献,但牠身怀有孕,又难逃一死,于是找鹿王想办法。鹿王又去求见国王,说:有雌鹿当死,胎子未产,心中不忍,我愿以自身替代。国王听后大为感动,说:“我人身鹿也,尔鹿身人也”!于是,宣布废止“每日奉献一鹿”的协约,并不再狩猎了。鹿野苑的名号自此而兴。

鹿野苑是释迦牟尼“初转法轮”之地。法是佛法,轮是车轮,转是旋转,意思是说:佛法要像转动的车轮一样,经常宣讲和传播。鹿野苑的讲经说法遗址,在一个园内,讲台是一个砖砌的大圆盘,可能是为了象征“转法轮”,圆盘的周围布局了一些小方台,是五比丘的座位。在讲法处的前方草坪上,竖立着一座硕大的圆柱形佛舍利塔,我们在那里礼拜、绕塔、打坐。然走出园处,不到百米远,进到另一个小院里,去参观释迦牟尼给“五比丘”讲经说法的6人塑像群,他们围坐在太阳伞下,个个都是聚精会神的样子。

“五比丘”是指:阿若娇陈如,马胜,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他们皆是释迦牟尼的亲戚,有的是堂弟、有的是表弟、有的是妻弟。前面已经说过,车匿在吠舍离这个地方泣别悉达多太子之后,牵着白马,携带着太子的绣袍和金银珠宝,回到王宫。净饭王听了禀报,责怪车匿没有阻拦太子离宫出家。净饭王便决定派遣一位大臣去寻找太子,劝其回宫。此时,这五个人自告奋勇,要跟随这位大臣去寻找和劝回太子。他们带了几车日用物品,一同向苦行林进发。找到悉达多太子,大家劝说太子回王宫修行。但是针插不入,水泼不进。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最后商定:大臣回宫汇报情况,这五个人留下来陪伴太子修行。

后来,这五个人见到悉达多太子放弃苦行,产生了误会,以为太子退了道心,要堕落还俗,半途而废,顿时生起轻慢之心,于是离他而去,不再跟随和陪伴了,他们都去了距离苦行林200里远的鹿野苑。

在这五个人离去的第49天,悉达多在菩提伽耶就悟道成佛了。成佛后,先去度化谁?当时两位导师已经仙逝,因此,决定步行到鹿野苑,先给这五个人说法。释迦牟尼首先讲了自己的修行体会:“享乐与苦行俱无益,比丘要行于中道”。从而消除了这五个人对他的误解。然后给他们讲述“四圣谛”,即:“苦、集、灭、道”。苦是人生之不幸;集是苦果之原因;灭是苦可消灭的道理;道是灭苦的方法和途径。这便是《阿含经》中的重要内容。这五个人经过听经闻法,依法修行,全部得度,都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从此佛教第一次有了僧团组织,标志着 “佛、法、僧”三宝的形成。

 

我们住在瓦拉纳西城内,当晚7时,我们来到恒河岸边,坐在小木船上,观看当地居民举行的恒河宗教仪式。据说,一年365天,无论寒暑晴雨,每天傍晚都要举行恒河宗教仪式。第二天早上5点多,我们第二次来到恒河,坐在船上,观看日出。又驶向对岸,在河滩上装沙子。因为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时,经常以“如恒河沙数”作比喻,所以,我掏了10卢比买了一个小铜罐装的沙子,带回来,作纪念。

  

这次印度佛教朝圣本当12天,因为蓝毗尼去不成了,改为去阿格拉这座城市看“泰姬陵”,这与佛教遗迹不相干,所以,不必叙述。

经过这次寻根访祖,朝拜圣地,使我更加感到释迦牟尼的伟大,崇敬之心倍增。他为众生探索生死解脱之路,既有系统理论,又有成功实证。他选择的课题和取得的成果,远胜过当今一切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这样说,应该不算过分。

释迦牟尼的成功之道,奥秘何在?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悉达多太子追求真理,达到了“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的境界。

所谓“能舍”,是指悉达多为了寻找生死解脱的方法,立志要出家修行,毅然舍弃温馨的家庭和即将继承的王位,舍弃身上的绣袍、金银珠宝、一头秀发,以及坐骑宝马,如弃涕唾,舍得干干净净。所谓“能忍”,是指悉达多修苦行,树下一宿,日中一食,饿得饥肠辘辘,瘦骨棱棱。虽然方法变更,但是毅力不减。他在菩提树下修金刚喻定,忍住了魔王的种种利诱与威胁。由于矢志不渝,因此,终于发现了永恒真理。例如“缘起论”,是佛法的理论基石。这一真理是穿越时空的,任何地方都适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穿越时空的真理才是佛法能够永住于世、经久不衰的内在根据。

第二点,悉达多太子之所以能够较快地悟道成佛,在于具有创新精神。

在古印度,修行者颇多,成就者较少,甚至是释迦牟尼的导师——阿罗逻,16岁出家,修行到104岁,也没有解脱生死。而唯独悉达多修行6年,最后盘腿打坐49天,就悟道成佛了。究其原因,在于具有创新精神。他独立思考,不默守陈规,也就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找出正确的道路和方法。“四禅八定”和6年苦行虽不能解脱生死,但并非毫无用处,而是为他进一步提升修行层次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在继承的同时,创出了自己的路子。择要说来,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修道要依中道而行。释迦牟尼强调“享乐和苦行俱无益”。因为享乐若无智慧,会制造恶业,导致堕落。苦行是折磨肉体,若不在修清净心上下功夫,永远不会解脱;另一条是,用“无我法”改造禅定。修习禅定是证果的途径,它分三个层次,“四禅八定”是世间禅,“我执”尚在,出不了三界。只有禅定中断尽俱生“我执”,方可出离三界,才叫做出世间禅。只有断尽俱生“法执”,方可见性成佛,才叫做如来禅。这两条是佛法教义中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