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社情民意反映第四十四期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9-10-30 18:52

 

多渠道筹措资金 

确保秦巴山区贫困县(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旬阳县政协

当前,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秦巴山区贫困县(区)扶贫工作进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工程建设欠账大也为社会稳定造成一定隐患。因此多渠道筹措扶贫资金是秦巴山区贫困县(区)当前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发挥政府扶贫投资的主导作用

1、加大涉农专项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统筹整合中央和省、市级和县本级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保障、教育培训、危房改造、“一事一议”等方面的涉农资金,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2、加大脱贫攻坚行业投入。积极协调、指导、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加大脱贫攻坚行业投入力度,各部门根据行业特点积极打造优质项目争取上级资金。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中央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对接,争取上级部门在资金投入、项目引进、企业合作、发展产业和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深度贫困地区更大力度的政策倾斜和支持。 

3、加强对历年结转结余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的清理和使用。

4、加大财政资金支持金融扶贫力度。通过贴息支持、风险补偿等手段,鼓励金融机构增加金融供给,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为扶贫项目增加资金来源。

二、构建普惠性质的金融扶贫体系

扶贫工程资金需求浩大,仅靠政府财政资金的力量远远不够,要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作用。由于在资金来源、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与财政等其他扶贫开发方式相比,金融扶贫强调资金运用的精准性,立足于开发式扶贫,打造优质项目、企业,坚持可持续性原则,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

合作性金融、小微金融在扶贫工作中,可充分发挥“互助”、“灵活”的优势,具有普惠金融的特质。国际金融扶贫模式主要以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最为知名。借鉴国际经验,未来金融扶贫需要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等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扶贫小额信贷,推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实现大型金融与微型金融、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商业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垂直合作和批发贷款机制。

三、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带动社会资金。

1、动员社会力量扶贫工作,在报纸、网络等信息渠道刊登扶贫捐赠倡议书,积极开展扶贫捐赠帮扶活动,出台扶贫捐赠资金管理政策规定,确保每一笔捐赠资金安全规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同时,创新量化到户带资入股合作模式,入股优质企业及合作社,带动公司及合作社等社会资金,使贫困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受益,丰富增收渠道。

2、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将帮扶政策措施与贫困群众参与挂钩,杜绝“等靠要”思想,培育贫困群众自觉发展生产、外出务工和经商的基本能力,增强其脱贫致富信心,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光荣脱贫、勤劳致富、服务社会。

3、准确把握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内在联系,推动产业扶贫与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紧密结合。继续推进资产收益扶贫机制创新,鼓励将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集体,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帮助贫困群众增收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