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一书封面上就写着“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这更加激发了我阅读学习的兴趣,并且还要原原本本学,做到学深学透,领悟其中的精神实质,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从这里学到了什么,看看这大学问又有哪些。
善于勤于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质。
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在梁家河时,他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常常看书到深夜,煤油灯把脸都熏黑了,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甚至跑30里路就为了借一本书看,通过读书来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用亲身经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我们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融会到工作当中,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领会并掌握精神实质,并结合实际融会贯通,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理论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站稳群众立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梁家河一直也是他挂念的地方。在1975年10月离开梁家河后,他曾2次回到这个曾经工作过7年的村庄看望乡亲,多次在接受采访或出席国外的宴会上提到梁家河和给梁家河村回信,更是自掏腰包为梁家河的乡亲看病、支付医疗费,还把当年的“小伙伴”请到家里吃饭,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与群众的深情厚谊,不忘在梁家河时乡亲们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更忘不了和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时的场景,这里有他挥之不去的乡情。在时隔多年再次回到梁家河时,他仍然能认得出当年的“小伙伴”,亲切地叫着他们的小名,时不时还开起了玩笑,没有任何距离感。这正是他在梁家河知青岁月中不断深化“团结观”的集中体现,他将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扎根人民、团结一心,这也正是他鲜明的领导风格之一。我们在基层一线工作,与群众打交道最为密切,更要学习这种同群众打成一片,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牢固树立为民情怀的作风,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多干让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为民服务办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回忆梁家河时提到:“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在梁家河7年,他立志要办大事,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他也正是这么做的,带领村民建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完成神车沟的治理、打水坠坝、打甜水井、代销点、成立铁业社,办起了缝纫社、磨房、菜园等,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不断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让梁家河人不再挨饿,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推动梁家河的发展。这都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就要在其位谋其政,时刻保持着重任在肩的责任意识和锲而不舍的干事创业激情,静心沉到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做到立足实际、学用结合,少一些假话、大话、空话,把群众“急难愁盼”等最直接的问题作为全力推进的工作重点,多干实事,多出实招,多创实绩。
坚持吃苦耐劳,锤炼坚韧不拔品格。
在困境中生存和生活,首先意味着要经受苦难。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满16岁时选择到父亲当年闹革命的地方延安下乡插队,他笑着登上了开往延安的“知青专列”,带着满是书籍的2个行李箱,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插队生活,并且一干就是七年。在这七年的知青生活中,北京娃去掉了“城市味”,学会了打坝、修梯田、放羊、锄地、收割、挑粪、掏地,从不“撒奸儿”,是乡亲们眼中的“好后生”,也学会了自己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等各种活计,有了很强的生活能力。虽然在延安插队的条件十分艰苦,但却也锻造了他在逆境中不怕累、愿吃苦、强自立、敢担当的坚强意志品格,特别是对我们新时代基层年轻干部有很大的触动,我们现在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但或许大多数青年都未曾干过掏粪、放羊、锄地等农活,更不会补衣服、缝被子,有的年轻人甚至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身上的“城市味”更重了,经受不住挫折和困境,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神品质也随之淡化。俗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困难或挫折,但这需要我们要去勇于面对,到艰苦的地方锻炼、在吃劲的岗位上磨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受得了苦累,下得了苦功,做得了苦差,在艰苦的环境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善作为”的新时代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