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华丽篇章,也是一座蕴含管党治党、治国理政智慧的“富矿”。近日,我利用业余时间再次学习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部专题文集。这部文集收入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阅读党史的过程,也是我们抚今追昔鉴往知来的过程。
在40篇文稿中,《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这一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这篇文稿主要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总结道: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回顾这一历史,在1949年3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同志带领党中央领导从西柏坡前往北平的路上,毛泽东同志感慨万千,“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在历史上,李自成是中国古代明末清初农民起义的领袖,他本是陕北的驿卒,但在明朝末年可歌可泣的农民起义的历史洪流中率领军队,突出重围,成为一代“闯王”。但最终却为权力冲昏了头脑,在明朝灭亡一年后就兵败如山倒,潦草收场。毛主席以历史为训诫,正是要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时时刻刻要警醒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在参与群众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总结道,:“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抚今追昔,历史与现实交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一路兼程、一路荣光,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从经济到文化,从军事到外交,从海底到太空,我们都向世界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赶考”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再一次提醒我们,在中国新时代的嘹亮歌声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积极进取,为谱写历史的华彩篇章尽心竭力。
阅读全书,是我们与历史交谈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鼓励自己奋勇向前的过程。回顾这一时代的变迁,一代中华儿女筚路蓝缕,继往开来的心路历程,想起早期的共产党人历史,我常常为之感动,在混乱的时代,困天下者在于个人私计,在民族危亡时刻,如何拿出个人勇气甚至不惜牺牲小我,牺牲小家以报效国家却是对真正革命者的考验,他们也有家庭,甚至是一整个宗族,却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参与到伟大的事业中。而后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漫长的革命阶段,再到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一路走来,凝结成的政治智慧和思考则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既是凝结的政治智慧,也是体现了不同阶段共产党的历史和共产党人的思考,既是一以贯之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是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社会问题所作出的回答。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一名来自汉滨老城的社区党员干部,就要积极汲取党史精神,贯穿工作始终,服务好群众,走好赶考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点多面广,有文明城市创建的风风火火、夜以继日;有经济普查的户户到位,严谨细致;有防汛救灾的风雨潮头,奋勇当先;更有那工作簿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无不印证着社区干部至真炽热的为民情怀。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老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治理井然有序,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党的建设见实见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年来,3千多个日日夜夜,变的是身边的同事和工作环境,不变的是社区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从劳动保障、民族团结、到环境卫生、矛盾调解、再到政策宣传、老旧小区管理……每一件都关乎民生、连着民心,社区干部要善作为敢担当、要勇于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敢于到困难矛盾窝里解决问题,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在“一声声谢谢”中,从“槛外人”变成群众信赖的“贴心人”。我们更要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在一心为民、甘于奉献、拼搏奋进中答好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
奋斗未有穷期,“赶考”仍在路上,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我们要以艰苦朴素的生活标准要求自己,以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鼓励自己,更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理想鞭策自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奋勇向前,为祖国谱写华丽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