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以其优良的生产性能,优质的商品性能为生产者和加工企业所喜好,成为养猪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近期市政协经科委组织对全市良繁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认为目前我市各级各部门对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从政策和资金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全市良种普及率不断提高,良繁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但在良种场建设、管理和良种调入方面还存着一些问题,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良繁体系建设现状
1、生猪生产现状。近两年来,我市把以生猪饲养为主的畜牧业作为建立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重点产业来抓,使生猪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止2006年底,全市生猪饲养量、出栏量、商品量分别达到362万头、186万头、125万头,全市生猪良种普及率达到37.4%。目前,全市生猪生产工作有序推进,养猪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至5月底,全市生猪饲养量281.54万头,出栏生猪98.89万头,其中提供商品猪41.65万头。较去年同其增长15.77%、23.95%和38.83%。存栏良种母猪6.8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35.61%。
2、良繁体系建设及良种供需状况。①自繁供种能力加强。我市已建成万头二元母猪繁育场1个,年生产2000以上二元母猪繁育场8个,饲养10头以上二元母猪,年生产200头以上商品代仔猪的良种繁场(点)349个(分布情况为:汉滨34个、汉阴12个、石泉34个、紫阳52个、宁陕10个、岚皋32个、平利52个、镇坪17个、旬阳55个、白河51个,饲养母猪总数近万头,年可供种20余万头),乡镇建设改良供精站127个,村级设立人工授精点369个。现存适繁母猪13万头,存栏纯良原种猪5800头,二元良种母猪6.8万头,年可生产三元良种仔猪120万头。②良种仔猪调入比例缩小。全市2006从外调入仔猪总数大约为50万头,除大部分种猪及少量大户饲养的商品仔猪外,大部分品种为地方及其改良种猪,调入仔猪的良种比例不足20%。③良种需求量及自繁空间较大。从目前生产情况看,2007年全市生猪出栏将达到210万头,需求仔猪240万头(其中30万为存栏差数),除现有120万三元良种仔猪供应外,为逐步淘汰地方品种,实现完全的良种并自给,尚有120万良种仔猪的需求量。
二、良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良种场建设方面。①布局不尽合理。市县(区)两级政府在良种场建设布局方面都做了全面的调研和明确安排,但由于历史、交通、资金、人员各方面的原因,现有良繁场分布仍不尽合理,许多地方群众购种,特别是选购优良品种难度很大。②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良种场的资金投入存在严重不足,至使生产规模无法达到计划量,有的甚至连正常生产周转都不能保障,严重影响着供种能力和供种质量。③环境乱参差不齐。现有良种场的圈舍及环境多件参差不齐,除杨晨、清安、秦龙等部分新建的县级良繁场圈舍及环境条件较好外,大部分良繁场圈舍落后,环境杂乱,不能提供种猪生长所需的舒适环境,杂乱的舍内外环境给生产特别是消毒防病工作带来诸多不利。
2、良种场管理方面。①没有统一规范。全市各良种场的生产、经营、管理都是各场根据各自不同条件自发的进行,对圈舍设置、饲养品种、数量、生产计划都没有统一的规范性要求,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无法保证品种的纯正,品质的优良。②饲养管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数良种场没有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日常生产管理全部由场主或有一些养猪实践经验的养殖工人承担,缺乏系统的防疫、防病、消毒、营养及生产管理知识,致使科学的管理方法、优质的饲料原料不能在生产中应用,无法发挥应有的生产效能。③供销渠道不畅。从养殖的品种选购、使用的饲料原料选购到产品(仔猪)的销售等环节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无法保证饲养的品种对路、使用的饲料优质、生产的性能稳定。仔猪的销售没有顺畅的渠道、更没有专业的营销人员,受市场影响严重,抗风险能力很差。
3、良种调入方面。全市2006年从外调入仔猪约50万头,主要由个体商贩从产地收购,长途运入我市销售,其品种多为地方及其改良品种,且疫病状况复杂,加之长途运输应激,至使养殖户饲养中出现较多问题,特别是近期我市镇坪等地出现的高热病主要病原为调进仔猪带入,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具大损失,严重挫伤了养猪户的积极性,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良繁体系建设的建议
1、合理布局。按照目前我市良种需求量,现有规模良繁场供种量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仍需新建一大批良繁场,在新建良繁场时,应根据各县(区)乡镇养猪生产状况,合理规划建设父母代、商品代仔猪繁育场,最大限度的发挥良繁场辐射带动作用,方便养殖户购种。
2、加大扶持。良种的生产供应是养猪产业突破发展的基本保障,各级各部门应将有限的产业扶持资金和相关的项目资金最大限度的用于扶持良种场的建设和生产上,加大对饲养种猪的政府补贴,提供更优惠的贷款、贴息政策。
3、加强监管。全市制定统一的良种生产技术规范,从场址、圈舍、品种、规模、技术、防疫等各方面严格规定良繁场的建设,规范其生产经营,加强政府对良种生产的监督和管理。
4、技术培训。进行《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等相关种畜生产经营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良繁户的依法经营意识。加强市场观念、养殖理念及饲养管理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及经营管理水平。
5、疏通渠道。市、县两级建立专门的供求信息网络,与良繁场、养殖协会联通,疏通产、供、销各环节的通道,将最新、最优的市场、品种资源信息最快的传递到产业的每个角落。
6、严格调入。仔猪的调入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大量存在,各级兽医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仔猪调入的管理工作,严把调入关口,杜绝带病、非良种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