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文史工作会议解读

作者:吴咏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0-06-07 08:39

 

 

   

五月下旬,市政协召开了市政协成立以来第二次文史工作会议。会议时间短暂但意义深远,议程紧凑而内容宽广。既是文史工作部署会,也是文史人员培训会,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文史理论研讨会。学习会议印发的文件文件,研读市政协主席邹明等领导讲话,回味会议氛围,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会有更为明确的了解和把握。

一、提高认识是关键。会议对提高文史工作认识做了特别强调,做好新时期文史工作的前提,是对政协文史工作有清楚地认识。依据政协章程规定,文史工作主体就是全国和地方各级政协,不是这个主体进行的文史工作就不是政协文史工作,对各级政协而言,文史资料工作是法定职责,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进行。它绝不仅仅是一项文化事业,而是与调研视察一样,都是突出政协主题,履行政协职能,服务人民政协全局工作的重要手段,都是体现政协特色的重要载体。重视政协工作,重视统战工作,就必须重视文史资料工作。

会议对文史工作的意义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文史工作是突出政协主题的重要途径。工作的主体是政协委员,工作对象是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及其所联系的各界爱国人士,以民主的方式写史,以写史的方式团结人,实践了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通过向政协委员及统战人士征集史料,忠实反映历史事件,公允评价历史人物,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总结交流经验教训,逐渐达成对历史的共识,从而促进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是政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开展文史资料工作的过程就是做统一战线工作的过程。同时,文史工作还创造了建言献策的独特形式。通过征集重点的选定,出版内容的选择,以及服务现实观念的强化,以文化精品的形式,把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的史料及时挖掘、整理和传播出去,使党政领导决策时有所参考,委员议政时有所启迪,生产经营者有所借鉴,使文史工作不再局限于书斋殿堂,而是直接面向现实社会,在充分体现现时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建言献策的崭新形式。只有准确把握和清楚认识文史工作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意义,才能搞好新时期的政协文史工作。

二、重点转移是要务

会议对文史资料征集的重点转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予了充分阐述和探讨。一是文史资料征集领域的科学拓展。以往的文史资料征集范围,基本局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随着时光的流逝,可供征集的内容大多征集完毕,可供征集的对象及各界知名人士越来越少,加之近十年来史料保存的渠道和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于是有人提出“文史资料的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全国政协明确要求把征集重点转移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史料,就使征集领域得到了极大拓展,使征集对象随着人类历史长河的流淌无穷无尽,永远都有挖掘的宝库;二是体现了文史资料的特有属性。文史资料的基本属性就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撰写的回忆录,人在史存,人亡史佚,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事件当事人日益稀少,能够大量提供文史资料的当事人基本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和当事人,以他们为重点对象征集史料,才有可能保持“三亲”特色;三是实现文史资料社会功能的客观需要。文史资料的价值就在于具有存史、资治、教育等社会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与当今发展的联系更为密切,迫切需要认真总结和吸取近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我们把这断历史加以记载、整理和印发,就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鲜活的历史资料,更有效的解决现实问题和谋划未来发展,文史资料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就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基于这样的现实需要,会议要求迅速实现文史资料征集重点的转移,按照以人为本,以人找事,以事代题德思路,制定好征集大纲,明确抢救对象,千方百计动员本届政协委员和往届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界人士口述笔录,把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和历史过程记录下来,竭力避免出现“人去史亡”的情况发生。

三、保持特色是根本

会议指出:我国现阶段治史修志的官方机构有三家:即政府的地方志机构,中共党组织的党史资料机构和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机构。既然是三家并存,肯定都有自身独特的其他机构无法代替的作用。政协文史资料的最大特色就是资料来源的“三亲性”和社会作用的“统战性”,这是其他史志机构不可替代的特色,也是政协文史工作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文史资料学术界公认属于口碑史料的范畴,是由本人采用回忆录的形式撰写的本人“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历史事实,政协文史资料基于“三亲”属性,动笔的人大多受过良好教育,有着曲折复杂的人生经历,有着令人尊敬的资历和品格。所写的人和事,往往渗透着对人世沧桑或世情曲折复杂所产生的独特而又深刻的人生体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使人在知晓历史真实的同时,受到智慧的启迪和感情的熏陶。但是,它不是历史的结论,也不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完整记载,或者某个历史人物的全部经历,往往是基于特定人物参与其中的特定角度所感知的片段或局部,基本功能就是为历史研究部门、教学部门、文艺创作部门提供研究和创作的素材,能够与文献档案和实物资料相互印证,丰富和深化人们对历史真实的认识,起到“祥史之略、补史之阙、匡史之谬”的作用。同时,文史资料工作来源于统一战线,服务与统一战线,具有很强的统战性。组织各界人士参与文史资料工作,使他们有了用武之地,保存他们的历史,就是对他们的尊重,体现了我党团结大多数人的真诚。有了他们参与这项工作,既能保存大量十分珍贵的历史史料,又增加了我党联系各界的范围、渠道和方式。

会议要求文史资料工作必须坚持“三亲”和统战特色,不能把基于二次文献所做的历史研究,或者对历史事件的介绍、考证和评价视为文史资料,也不能把文艺性和综合性文集当作文史资料图书。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不管党派,不论信仰,不讲民族,不分阶级,以爱国为准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充分体现的求实、包容、超脱和客观精神,充分发挥文史工作以文会友、以文促统的作用,在繁荣文史事业的过程中,促进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壮大。

四、坚持原则是保证

文史资料一方面征集内容无禁区,允许多说并存,兼收并蓄,见仁见智,提倡百家争鸣,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涵盖面,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启迪人、引导人和教育人的社会功能。因此,会议要求文史工作要把保持特色和坚持原则统一起来,始终不偏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体要处理好四大关系:一要处理好明确的政治方向与允许多说并存的关系。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是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同时又要遵循文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文史资料的基本特点,在征集中体现统一战线特色,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探讨,做到“征集无禁区,出版有纪律”,始终保持文史资料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二是要处理好坚持尊重历史与注重服务现实的关系。文史资料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征集保存和编发的目的,归根到底是现实发展服务的,没有借鉴参考等价值,文史资料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既要秉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做到不因一时之需或者一人之需而随意取舍,不刻意夸大和溢美,不故意贬损和遮掩,更不能无中生有,哗众取宠,一切以客观真实为基点。同时,又要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着眼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文史资料资治教育的社会效益,努力为人民政协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三是要处理好继承优良传统与不断开拓创新的关系。文史资料工作几十年来,产生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史料特色,这是文史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当以敬畏的心情和虚心的态度,认真恪守和弘扬。但是,世事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人们观察历史的眼光在改变,保藏历史的手段在增多,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承但不拘泥于传统,既要坚持亲历、亲见、亲闻特色和统战特色,牢牢把握文史资料工作的传家宝和生命线,又要适应时代条件和现实任务的需要,不断探索新方法、拓展新领域,努力开拓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新路子,使文史工作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满足现实社会对文史工作的新期待。四是要处理好把发挥政协优势与调动各方力量的关系。文史资料征集内容决定了它是一件难以穷尽的任务,没有相当数量的人力投入,要做的较为理想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广大政协委员在文史资料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又要进一步加大政协组织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协作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壮大文史工作队伍,增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五、队伍建设是基础

会议认为,搞好文史队伍建设,是实现文史工作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也是完成文史资料征集的基础性工程。要求以委员为主体,调动和整合社会力量,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精干高效的文史工作队伍。各专委会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文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文史工作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做好文史资料工作,既是委员的权利,更是委员的责任和义务。每位政协委员应认真负责地履行职责,撰写文史资料稿件。各级政协都要加强对政协委员进行文史资料专业知识的培训,将撰写文史资料列入对委员考核的内容,充分调动政协委员撰写文史资料的积极性,逐步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尽快形成“委员写、写委员”的良好局面。要通过聘请文史资料研究员、成立文史工作研究会等多种形式,把社会上那些学有专长、对文史工作有研究、有热情的同志,组织到文史队伍中来。实践证明:这是提高文史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捷径,也是缓解当前文史工作队伍力量弱小的有效方式。要进一步加强政协机关文史机构建设,各县区政协要努力争取为文史工作创造必要的人力条件,选配业务能力强,热爱文史工作,耐得住寂寞和平淡的同志到文史岗位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

六、五大任务是抓手

根据省政协文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市文史工作实际,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史工作的着力点,要求以此为抓手,把文史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一是必须以战略眼光保持特色,文史资料工作,在众多史志门类和数家史志机构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特色最为关键。二是必须以抢救的姿态搞好征集。虽然有“昨天就是今天的历史”之说,但许多事物需要一定的沉淀,或因利害关系等原因,不可能马上被当事人写出来,往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这样就出现了一对矛盾,当事人越到晚年,越有丰富的内容可写,但人已到暮年,稍有不及,就有可能出现“人亡史佚”的憾事。因此文史资料的抢救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永远都会有抢救的问题,我们时刻要绷紧抢救这根弦,对年事已高或身体欠佳的重要征集对象,时刻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进行抢救性征集,尽量减少人亡史佚的遗憾。三是必须以学科建设的高度提升水平。要重视文史资料的档案管理,目录管理,内容分类,专题史料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并用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在继续搞好文史资料征集的基础上,把对文史资料的整理利用保藏,以及征集保藏手段现代化等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不断提升文史研究的学术水平和文史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使我们的文史工作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四是必须以关照现实的态度履行职能。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努力将文史资料打造成文化产品。《安康政协》已经成为政协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较高刊物质量得到全社会认可,要把它作为政协文史的精品工程打造好。要把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文史工作的宗旨,创造出更多精品,使党政领导决策时能够参考,委员议政时有所启迪,生产经营中能够借鉴,使其更具现时的社会的价值。文史工作机构也要积极参加调研,视察,提案,社情民意等工作,要象已经进行的人旅游、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调研那样,用历史的眼光,用已有的文史资料所承载的信息,对现实问题提出真知灼见。五是要必须最大的热情参与全省协作征集活动。由省政协牵头,开展全省范围的文史资料征集大协作,是新形势下扩大文史工作影响,提升文史工作质量的创新之举。会议要求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发扬大协作精神,确定征集对象,拟定征集内容,落实专人,立即开展征集工作,确保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协作征集任务,并以此为契机,提升我市文史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