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就在眼前

作者:吴咏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0-10-19 16:51

    有哲人说过,美无处不在,但我们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有人说山上开满了鲜花,在牛羊的眼里也只是一堆饲料。如用恬然淡定的胸襟和热爱人生的心态去感时观物,时时处处都是良辰美景。
    五一节期间,趁着假日事少心闲,相约好友步行郊游,分享了无穷的乐趣,也增添了人生的感悟。
    风和日丽之中,信步汉江公园。但见依依垂柳,轻柔飘逸,柳绵如雪,随风弄舞,情侣缠绵并行,游人花徑漫步。汉江水清流缓,白鹭时而三五只掠水低飞觅食,时而一两只落足岸柳栖息张望。沙洲浅水地带,黄凫成群结对,忽而在沙洲伫立静观,忽而在水里迅入捷浮。清流泛波,绿树摇曳,白鹭翻飞,黄凫戏水,真个是生机盎然,灵动无限,妙趣天成,美景难绘。
    江边一线的浣衣人则构成了另一道独特的风景。捣衣声伴和着欢声笑语,远远就听得十分真切,妻子水中搓洗,丈夫岸边提筐,大人忙于洗衣涮盆,孩子尽情摸鱼戏水,乡村田园风情与城市现代气息在这里交映生辉。一位有江边浣衣经历的朋友对我说过,汉江冬冷不浸骨,夏凉好消暑,一家人到水边既做了家务,又能亲水观鸟摸鱼,寓劳于乐,合家欢喜,真个是其乐无穷啊。
    眼前的情景令我沉醉了,愉悦之情勃然相生。杜甫有“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描,温庭筠有“凫雁满回塘”的追忆,王维有“竹喧归浣女”的记叙,触此景,生此情,乐此境,既顺理成章又古今同然。
    不觉已过去了三个小时,该到山边农家乐午餐了。饱尝富有镇坪特色的农家饭后,游兴愈浓。我们便沿着溪边小径向香溪洞漫游。
    墨绿的松林与浅绿的杂树成片交织,为山山峁峁披上了鲜活的绿装,丛丛白花夹杂其间,如同浪花朵朵,在林海波涛中分外醒目。远观可见白色的花有好几种,香团刺或攀附树干遮盖树冠,状如伞盖,或在草丛里相绕成堆,形同花篮;火棘则是玉树临风,或独立如菜花初成,或成片如瑞雪盖地。微风吹来阵阵异香,浸人心脾。
    我们循香近花,围着这些花树眼观花形,鼻嗅香味,手捻花蕊,几乎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香团刺和火棘除了花瓣有大小之分,颜色有深浅之别外,白花都生长于片片绿叶的根部,由约五片花瓣组成一个花朵,由数十花朵紧密集合成相对独立的球面花丛,数十数百花丛组成高低不等的白色花树,浓郁幽香,弥漫山谷,深吸一口,顿感神清气爽;花丛中蜂飞蝶舞,嗡嗡有声,细观片刻,不觉超凡脱俗。都说香溪洞的名称起因于清溪边香团刺花开香飘十里,我看也不尽然。仅就暮春时节此地怒放的香花而言,成片火棘花的香味绝不亚于香团刺,还有许多种盛开的我叫不上名称的花朵,均是异香扑鼻。把空气中弥漫着各类花香的山溪称为香溪,在追根究源上倒也不必过于拘泥。
    几位挎着像机的游客走过来,让欣赏他们的摄影作品。我们忘情赏花的痴迷情态,竟成了他们一组风景摄影的主镜头,自己也变成了别人眼中风景的一部分,不禁相视开怀畅笑起来。
    游客已经成群结队从香溪洞回返了,我们几乎才前进到半道上。夕阳西下,只得回返,相约异日再来。
步行竟日,不知疲惫,率性随兴,充满快乐,未及名胜,意满兴尽。细品现实生活,美无处不在,静观眼前情景,情无由不生,这是我郊游感悟到的生活哲理。之前或徒慕虚名,盲目跟风,或心浮气躁,宁静离怀,或琐事累身,闲暇难再,碌碌奔波中不知与多少赏心悦目的情景失之交臂,大有追悔莫及之感。
其实,只要谈泊宁静,仁爱为怀,天天都是好时光,处处都有好风景,个个都是快乐人。我们何不暂缓匆匆的脚步,放松紧绷的心弦,摒弃超重的奢望,给自己留点空间和时间,嗅嗅脚下泥土的芳香,品品春花秋月的韵味,想想已经得到的满足,天天享受快乐人生呢,
    千万不要应验一位哲人的谶言:“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