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至6月1日,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成立了2个视察小组, 分赴汉阴、石泉、平利、岚皋、汉滨和市中心城区场馆,对全市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十一五以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陕西省全民健身条例》精神,紧紧围绕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标,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探索全民建身工作新机制,不断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取得了斐然成绩。截止2010年,全市体育系统新增体育场地面积60万平方米,达到人均0.69平方米,比“十五末”净增0.23平方米;全市新增体育场地951个,比2003年第五次场地普查增加54%;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62个,村级体育场地拥有率从“十五末”的不到1%增长到30%,建成乡镇体育健身工程225个覆盖全市90%的乡镇,建成社区体育器材配送工程60个覆盖全市70%的社区,建成全民健身示范长廊两处,建成室内篮球馆一个。全市体育系统拥有综合性体育场馆一处(安康体育场),雪炭工程三个,县级体育场8个,市体校综合训练楼一栋,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所,市级青少年俱乐部5所。滨江大道亲水公园、石泉滨江体育公园、旬阳祝尔慷大道、宁陕登山步道、汉阴凤凰广场、平利中心广场等一批重大体育设施项目建成使用,均已成为当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主阵地。城乡体育场地建设的统筹推进,特别是农村体育场地的大规模建设,弥补了我市体育场地的匮乏,一定程度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群众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发展完善,初步构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服务体系。
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体育资源总量偏少。人均公共体育设施数量、场地面积、器材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发展不均衡,城区优于集镇,集镇优于农村,川道优于高山,现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数量不足,档次较低,普及不够,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要。
(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近年来,市县级政府逐年加大了对基层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由于经济欠发达,仅靠财政投入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各县、区没有标准的体育场馆,还有相当数量的集镇、自然村、小区没有体育健身场地、器材,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明显落后。
(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重建轻管,维护措施不力。自2006年首批向基层投放体育健身器材以来,体育场馆和全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全市90%的乡镇的70%社区和30%的行政村。视察中委员们看到,社区公共体育活动场所条件较差、公共体育场馆、全民健身场所器材尤其是投放较早的器材,有的残缺不齐、有的锈迹斑斑,缺少必要的维护,没有明确管护责任,也没有形成必要的管护维修制度和措施。
(四)高素质的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目前我市的体育人才单一,大多是运动技能型人才,而既懂体育运动规律又懂场馆建设和运营规律的专业人才匮乏,很难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缺乏熟悉体育产业、懂得经营管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包括体育经纪、体育企业经营、体育投融资、体育媒体等方面的人才,体育产业链没有形成,直接影响了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质量。
(五)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不够,利用率低。公共体育场馆少,使用利用率低,不能满足民众的健身需求。如市体育馆自建成以来,仅承接了3次赛事和公演活动,利用率很低,管理和后勤功能不完备,场馆功能难以完全发挥作用,金州广场面积不小、功能单调,成了个体经营场所;再如许多学校体育场地,虽然要求在不影响教学秩序前提下对社会开放,但校方怕麻烦、怕损坏,态度不明确,没有公示开放时间和制定管理办法。从而降低了体育场馆和设施的使用率。
三、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健全组织、构建网络,加强公共体育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一如既往地重视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发展。一是做到“四个纳入”。即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纳入目标考评体系。二是健全组织。市县组建体育运动中心,乡镇设立文体活动站,社区、行政村成立文体活动室,配备专兼职体育干事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辖区内公共体育工作统筹规划、管理指导、体育场馆建设、设施维护和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工作开展,构建起市、县、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群众体育组织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强化规划。按照国家公共体育设施用地有关规定,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等规划,应保证或预留包括体育场地在内的公共设施用地需求,新建高新区、居民小区、集中安置点要规划设计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二)、加大投入,多元发展,提高公共体育设施总量。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承担起公共体育建设的主体责任,借助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刚要》和《全民健身条例》东风,争取国家和省上对我市体育事业再投入,推动体育事业大发展;市县政府要与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整体搬迁安置相结合,整合资金,捆绑项目,不断加快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并逐年增加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创新多元投资机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是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参与和支持。体育场地建设应该采取“国省扶持、市县配套、镇村出地、村民出工、社会赞助”的多元投资模式,制定政策,优化环境,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全民健身事业,有效地化解资金困难,逐渐形成政府、社会、个人投资体育设施建设的多元机制。
(三)、整合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为群众服务。通过新建场地场馆、开放现有场馆、开办多种所有制的经营性体育场所,努力使我市群众体育设施形成点面结合的网络化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应向社会开放,学校修建的条件较好的体育场地设施,在早晚、课余和双休日向学生和民众开放,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和维护是一项日常性工作,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能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提高利用效率,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与开展。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应按照“谁受益、谁管理、谁维护”的原则,设施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管理维护责任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体育主管部门应从体彩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建立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维护专项经费,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进行登记,经常检查并定期维护,及时维修更新破损、老化的健身器材;还可以尝试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如在健身点旁放置广告牌,把广告收入用于设施的维护,或由单位、厂家"认养"、冠名等办法,解决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维护过程中经费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