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词典的注释,见解就是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作为人,都会产生见解,都面临理解、认可或否定他人见解的问题。哲人们以探本究源为己任创立的系统化的见解(即学说),相互争论不休往往成为常态,有些见解甚至已持续争论数千年之久,至今还在持续,看不到终结的希望。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遇见对同一事物有相同的见解。
某公务员改变了出门必开车的习惯,寒风骄阳,风吹雨淋,上下班一律步行。一次家人团聚时谈及了这件事,都表达了自己的对这件事的看法。侄女说不开车是减排,是为了低碳环保的生活;父亲说街头上有时交通秩序不太好,步行安全些;母亲说现在停车难,步行倒也省心省事;妻子说,坐办公室活动少,步行也是见缝插针锻炼身体;本人最后说,你们猜测的都不对,我是为了节省家庭开支。各人见解虽然都有一定道理,因为每一种理解都可以成为弃车步行的动因。但旁人的看法和理解与行为者的真实意图都是不相同的,这类事情生活中不胜枚举。
对些许小事产生的见解如此,对人生重大课题的看法也不例外。譬如孔子极力推崇仁义礼智信,不食“嗟来之食”,提倡自尊自爱自古也具有普世价值,全球都在倡导和推崇。但古希腊最著名的享乐主义者阿里斯底波却不是这样,据说他依附一位违背宪法夺取政权的君主,锦衣玉食,自我感觉非常非常良好。一次,这位君主不知何故,当着众人的面向他的脸上吐了一口唾沫。这在孔子看来,简直是奇耻大辱,生不如死。但却他若无其事地抹掉粘在脸上的唾沫,并且从容不迫地替自己打圆场说:“渔夫在海里打鱼,难免会有海水溅到脸上,我从他那里拿到那么多钱,享受到那么多的快乐,他吐我脸上几滴水珠又有什么?” 孔子和阿里斯底波对人的尊严的见解,竟然是如此的南辕北撤。又譬如都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财富对任何人都是很有诱惑力的,古人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有一个故事讲到:一个富人正在沙滩上享用大海的美景、晴朗的天空和温暖的阳光。此时,他身边躺着一个一文不名的年轻流浪汉。富人对这个年轻的流浪汉说:“年轻人,你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奋斗啊。”年轻的流浪汉问:“我为什么要去努力奋斗呢?”富人说:“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啊。”年轻的流浪汉又问:“获得更多的财富又是为什么呢?”富人说:“获得更多的财富你才能到海边度假,享受这里的海滩和阳光啊。”年轻人反问道:“那么,你认为我现在正在做什么呢?” 这个流浪汉对富人的诘问使富人无言以对。富人全部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和占有巨额财富,以此为支撑,享受自以为比别人更多的快乐和荣耀。但在这个年轻的流浪汉看来,财富并不是获得这些的唯一手段,其实快乐是无处不在的,与财富的多寡没有对等的关联度。 显然,富人和流浪汉对财富效用的见解,是完全不相同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运用诗歌的形式,试图对人们就同一事物见解迥异的现象做出解释。在游人面前,庐山风景移步换形,千姿百态,丘壑纵横、峰峦起伏,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但都未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因为置身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仅仅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不是庐山的全貌。游山所见如此,观察客观事物也是如此。由于人们的学养、地位、阅历、信念、兴趣千差万别,对同一事物的见解必然是百花齐放;苏轼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那就是视界高远而不是坐井观天,超越自我而不夜郎自大,才有可能看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获得真理性的见解。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做什么事,如何做事,都与对该事物的见解有直接关系。人们也习惯对他人的见解进行正确与否的评判,从而做出赞同或否定、采纳或扬弃等行为选择。人又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在共同认知的基础上建立各种规范,遵守一定秩序,社会才能有序运行,个人才有必须的生存空间。同时,人类终究只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只能在大自然 “容忍”的限度内保留自己的个性,对自然规律如有见解上的误差,肯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危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看待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见解又如何理智地进行分析,中肯地予以评价,科学地确定取舍,既是影响做人成败得失的个人问题,更是关乎国家治乱兴衰的社会问题。
先哲们对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见解,很早就向世人提出了精辟的忠告。“满招损,谦受益"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警句,出自于几千年前的《尚书.大禹漠》。它从弊与利的视角,推断了自满和谦虚两种心态产生的不同后果,自满会使人丧失容纳别人见解的空间,唯我独尊,沾沾自喜,必然招致损失;谦虚则相反,会自觉的尊重别人的见解,好学上进,就有条件吸纳别人的见识,必定受益匪浅。哲学家查.利匀顿有几句名言:“偏见是真理最大的敌人,谦逊是真理永恒的伴侣。”其要义是:要接近真理,获得真理性的见解,必须抛弃偏见,坚守谦虚。巴尔扎克告诫世人:“自满、自傲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自以为学到止境,没有吸纳别人见解的必要,或自以为才华盖世,对别人的见解不屑一顾,或目无定见,对任何事物都不加分析的接受,这类心态都会使人闭目塞听,接近不了真理,掌握不到真实,都是人生航程中的暗礁,如绕不过去,就会船沉人溺,不可能一帆风顺到达理想的彼岸。
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见解,不应该仅仅是个人如何设计人生、创造未来的话题,更应该是施善政、图盛世的治国理政者们要持之以恒加以破解的历史命题。《尚书.大禹漠》中的警句,哲学家查.利匀顿的名言,巴尔扎克的告诫,不仅个人要听进去,而应成为执政群体的长鸣警钟。独霸话语权的结局是万马齐喑,容不得异议就是闭目塞听,自以为是等同于卸掉了前进的双腿。自古以来的明君、贤臣、圣哲在时代思潮导向和公众事务处理方面,都极力规劝人们特别是为政者处理好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见解的问题,做到从善如流、虚怀如谷、不耻下问、自省自警、求同存异等等。这些已经积淀为传统美德的精髓,成为政治智慧的体现。然而,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仅仅从道德、修养层面提倡和训导,难以避免产生独断妄行的昏君,无法消除话语权不平等的社会弊端,不可能逃脱兴衰交替的周期律。因此,有待于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机制的进一步健全。
人人都能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自由地毫不顾忌地表达见解,都力求理智的看待和处理别人的见解,又有人善于对众多见解加以总结提炼,使之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进而正面影响社会思潮和风尚,在统一意志的基础上,形成推动发展进步的强大合力,是应当共同努力营造的社会环境,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