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万类当珍惜

作者:吴咏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2-04-24 09:25
      人有思想会创造善用手,自诩为万物之灵,这是我们长期引以为荣的最大自豪;人类精英们提倡的仁爱兼爱博爱等性质有异的爱,又是寻求人际关系和谐有序而开具的种种良方。当然,医治社会病功效的大小,就另当别论了。重要的是这一切都表明人类对人与人以及人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思考,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探究也没有停步。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人们的目光已经伸向了以光年计算的茫茫宇宙。截至目前,触目所及的完全是一片无尽的荒凉,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唯有我们的地球家园,是一派生机盎然、五光十色的景象。这源于数不尽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包括飞禽、走兽、游鱼、草木,还有那些不易看见的微生物,他们相互依存,竞相遗传,共同编织成一张美丽的生命大网,构成了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地球景象。在这张大网里,人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环节,一个组成部分。但长期弱肉强食的环境中又使其进化为食物链的顶端,并具有强力影响和支配其他生命的超凡能力。因而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人际之间上等人可以漠视下等人的生命,爱亲人爱朋友而不一定爱与自己素不相识的人;人与其他生命之间,人自认为是中心和主宰,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为人所用,好像其他一切生命都是为人所用才有存在价值。总之,古往今来对生命的珍惜不是完整的,更不是普遍性的。
       鲁迅是对缺少尊重生命的畸形社会深恶痛绝的伟人之一,他在小说《〈呐喊〉自序》里回忆曾看到这样一个场面:一个中国人将要被杀,周围是有着“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的中国看客,这个场面让作者触目惊心,意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从而弃医从文;在试图医治社会病和灵魂病的篇篇名作里,对漠视生命的“围观情结”及“看客心态” 进行了无情的鞭笞和揭露。在《药》里那群在“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的时候 就已等候多时的看客,“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活画出看客们的畸形心态和精神麻木;在《示众》中,他写群众蜂拥观看杀人的场面如同盛大的节日;阿Q临刑示众时看客们“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喝彩”以及他们“鬼火”似的眼睛, 阿Q 感到他的灵魂被无情撕咬;据野史记载,每逢有人被凌迟处死,刑场周围的看客就会形成人山人海,胜过闹市,生意人还会借机发一笔小财。这些看客们都是把欣赏他人的痛苦作为一种享受;对生命的愚昧,对他人生命的麻木和冷漠,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类似现象在今天也不能说完全消失了,不信你看看大街上只要有人打架或者骂嘴,很少没有人停步围观的。
       很多人在长期对同类施以差别之爱的同时,对异类生命也只有利用、掠夺甚至草菅,遑论珍爱和呵护。我曾见过一册有关养生保健的旧书本,专门介绍如何宰杀动物才能使其肉更有保健价值。如要使驴鞭的壮阳功效更弘,要把雄性壮驴用布包裹的厚实严密,用开水浇淋,活活烫死后才开剥取肉;若要使狗肉滋补效果更好,用铁钳将狗嘴张开固定,然后用滚开的水从嘴里灌,直到死亡为止;若要猪里脊更为鲜嫩,要从活猪的身上直接开刀血淋淋地割下来;姑且不论这样做是不是会营养大增,有没有科学道理,仅仅遇见这样的文字,就令人毛骨悚然,不忍卒读;若联想起那些动物凄惨的哀嚎,久久垂死挣扎的情状,也的确让人没了胃口;虽然笔者孤陋寡闻未曾亲见,流传民间的记载也是历史陈迹,但当下一些豪华酒店有吃猴脑、火烫活鹅掌的奢华享受,还有活熊取胆的经营方式等等血腥残忍的行为,还是时有耳闻的。
       依愚见:过去人类活动的地域范围小,人口数量不多,加之支配其他生命的手段落后,恣意掠夺和随意利用,估计带来危害自身生存的大害不太明显,只是那种对生命冷漠的理念或者习惯对后代贻害无穷。当今地球上没有人类足迹不到的净土,掌控其他生命的手段比任何时候都要高超,人类是不是很有必要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对自己的欲望加以克制,对自身与其他生命的关系重新加以审视,答案是肯定的。据媒体公开披露,由于贪婪的物欲甚嚣尘上,加速了其他生命的灭绝,生命之网面临着巨大的人为灾难,现在每天都有一百多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另有145种哺乳动物、437种鸟类、69种两栖类、400多种无脊椎动物和250种植物正处在灭绝的边缘。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是生命之网中一个网眼的开裂,它给整个生命世界带来的危害难以估量。当它们被灭绝殆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地球人的生存已经危如累卵,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面对危机,许多有志之士大声疾呼:异类生命的命运和前途,不是人类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文化和价值取向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一种对生命尊重的感情,是否摆正自身与自然的位置。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的史怀泽,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
 如果尊重人命的理念不确立,人类社会就谈不上有美好前途;如果珍爱生命的文化不觉醒,人类生存就不可能有坚实基础。当我们得知西方宰杀动物,让其实行“安乐死”,且不让同类见到时;当我们得知绿色和平组织反对割鱼翅 ,抗议动物活体实验时,切不可无动于衷,更不可以为是假慈悲。因为体现的那种珍爱生命的理念,特别是从现在做起的实践精神,是何等的高尚和可贵。维护生命之网的长治久安,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人人都有一份责任,珍爱生命,应当从我做起。
       西雅图有位印第安人酋长,他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就像血液把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连结在一起。生命之网并非人类所编织,人类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一个结。但人类可做的一切,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影响到人类本身。密歇根大学著名学者伊文斯说,“总有一天,我们的子孙会明白,和人一样,动物也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人和动物植物一样,都是从属于大地和自然的,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而是他们的维护者。当个人和社会都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个人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社会才会是人类诗意栖居的摇篮。     但愿这些先哲们的警语,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并成为社会的公共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