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快到了,节庆的话题不免又涌上心头。
年有年味,节有节味,人们对节庆的谈论,常自觉不自觉的以味儿的浓淡进行评判。比如人们谈论某个年份年味浓,肯定是那一年五谷丰登,年货充裕,红灯高挂,春联满门,老幼新装,社火灿烂,群情欢欣,气氛浓烈。物质的、精神的、穿着的、吃用的,都像个过大年的样子,符合人们对大年的心理期待。譬如有人认为端午节味儿很浓,那一定是艾蒿菖蒲满门挂,粽子米酒随处卖,还有龙舟竟赛、屈原祭奠等热闹场面。若某年某节味儿很淡,人们很可能心头飘过一丝遗憾,失望莫名,甚至黯然神伤。当然,大年和端午节味儿的浓与淡,以及由此引发的喜与悲,只有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华民族才有这种味觉和体验。域外人自有属于他们自己年节的味觉,品不出我们年节的味道来。
学界不以感官的语言对年节的性质和特色进行品评,但一致认同的是,节庆远不止娱乐休闲、拜亲访友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习俗、爱好、兴趣这类表象所使然,它是千百年文化史中的一段历程或者某个片段的升华和折射,是一种文化特质的特殊表达方式,深深蕴含了特定民族对自身历史渊源与价值观念的特殊理解。在这些时节举行的祭祀、聚会乃至于餐饮等活动,拥有超出习俗传承的文化意义,它们既包含了娱乐或休闲的成分,更在昭示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记忆、生活方式与文化取向,成为维系特定国民文化认同和情感纽带的重要手段。因此,过什么样的节庆,咋样过节庆,节庆的味儿浓与淡,体现的是民族内聚力的大小和文化认同感的强弱,如果上升到事关民族兴衰来认识,一点也不是“无限上纲”。因为事实明摆着:大凡在一个具有文化积淀或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或民族里,有文化担当责任心的智者,竭力传承节庆以唤醒文化自觉与自信;有经国治世胆略的雄才大略者,刻意创设节庆以张扬新的理想和观念;还有欲求一时一地福祉的各类能人,也精心创设节庆以引起轰动效应。这类数不胜数的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令人忧虑的是,我们的节庆文化味儿在变淡,甚至在变味。
自汉以后基本定型的传统节日包括正月拜年,立春祭农,元宵灯火,三月曲水,寒食禁火,清明上坟,四月佛诞,端午龙舟,七夕乞巧,中元鬼节,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十一送衣,腊八煮粥,除夕守岁等,贯穿春夏秋冬构成的节庆“文化链条”,可惜早已断裂,端午节据说也被韩国人抢注了文化遗产名录,只在近几年才恢复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改名春节)为法定节日,传统节庆在民众认知里,其意义在缺失和淡化,其味道逐渐集体失忆,处于品尝不出或不屑品尝的危险之中。
相反,五彩缤纷的异域文化纷至沓来,诸如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和圣诞节渗透于年轻一代的生活,大有喧宾夺主之势,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遭受冷落和漠视,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趋势。异域节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我们把握世界文化跳动的脉搏,文化生活更多丰富多彩,理应是好事一桩,可叹的是眼下过洋节的行为好象变了洋味,如圣诞节各大服务场所的圣诞树灯火辉煌,圣诞老人栩栩如生,服务员一律着有圣诞标志的服饰,人们购买圣诞礼物的冲动也分外强烈,但未见多少人按基督教义修炼自己,很多人甚至不知圣诞节日的基本知识;再如很多人把我国内涵丰富的七夕节抛在脑后,热衷于在情人节这天给女性送花什么的,但很多即就是在体面人聚会的场所,好想离开了女性话题就无话可说,看不出有丝毫尊重女性的意识。这在情人节起源的西方文明世界里,当着女性的面谈论性话题,就是对女性的公然亵渎,肯定要遭到抗议。
洋酒亦可醉人,洋面包也能养人,在于消化吸收得不错。圣神庄重而又温情脉脉的圣诞和情人节,我们何尝不能过一过,但过得如此不伦不类,追求皮毛而丢弃灵魂,食“洋”不化,变了“洋”味,岂不是歪嘴和尚念错经,贻笑西方。
由此看来,在世界范围联系日益紧密和频繁的今天,面对众多古代的、现代的、民族的、外来的、传统沉淀而来的,刻意创设而生的、世界范围流行的、局部地域存在的,等等等等,让人有点眼花缭乱的众多节庆,犹如摆在我们面前的“满汉全席”,我们如何下箸,怎样取舍,的确是在考验我们的人生智慧、消化能力和信仰定力。古人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万万不可随波逐流,胡吃海喝,满足于凑凑热闹,赶赶时髦,更要探探究竟,尝尝味道。如果总是跟着感觉走,就会食多不化,营养不良,就会跳进自我弱化、根底松动的陷阱。
正如民谚中的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赖以传统节庆文化的滋养,炎黄子孙的精神和体魄得以充盈和强健,犹如劲松傲然挺立于风霜雪雨的世界。孕育发展于神州大地的民族节庆,是高度浓缩的中华文化的有效载体,寄托着人们缅怀亲人、追思先贤、感恩大地和笑对世间的殷殷深情。使人们在忙碌而艰辛的岁月里,按时序节奏放慢脚步,沉醉于普天同庆和血浓于水的情感世界,共同分享中华五千年文化所汇聚的关爱、祝福、恩惠和期盼,燃起缕缕希望和耀眼亮点;有机会放松心情,品味人生、咀嚼道义、掂量责任、享受欢乐,萌生崭新的希望,得到别样的慰籍。徜徉在传统节庆文化所渲染的四季,感受着传统节庆所给予的振奋和欢欣,一种感激和自豪的心情会油然而生,从而轻松乐观的向人生深处进发。借助这种人际往复交流和节庆情感激荡,中华文化得以浸润中华民族生存和繁衍的各个角落,延绵于古往今来而昌盛不衰。
传统节庆,弥足珍贵。外来节庆,亦当珍视。无论社会或个人,对传统节庆轻言放弃,或者对外来节庆的买椟还珠,都会演绎现代版的邯郸学步。酿成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苦果,也未可知。当务之急,是要让人们这些节庆的神圣内涵不再陌生,人们自觉地追求节庆文化价值的动机和欲望不再衰退。是要使传统节庆真正回归我们的生活,回到我们民族的心灵深处。毕竟,没有强力的民族文化支撑,没有吸取外来文化精髓的自觉,就没有民族的真正复兴。
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外来文化则是天然的壮根养料 。 努力吧, 把根留住;奋斗吧,做有根之人。能做的,就是全社会把节庆过得有意义,在休闲之时,在参与之中,不要忘记对节庆意义的思索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