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与慈善

作者:吴咏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2-05-16 21:35
      传统文化历来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讲究与人为善,兼济天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开篇语,就是劝解人们注意发掘和保留人性的善良,古老的《周易》也有“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的箴言。西方文化同样关注善的价值,能动催生善的行为。马克•吐温认为 “善与使用工具一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其本特征。”雨果认为“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还有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善良。”托尔斯泰说:“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东西方两大文明在善的价值认知上珠联璧合,在善的行为导向上遥相呼应,说明善之于人及人类社会,如同阳光和空气,须臾不可缺失。
       行善不难,善良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对别人有起码的尊重和同情,对人生有乐观的领悟和安顿,挥手投足之际,也有善意表达,一颦一笑之间,亦有善意流露;只要心地宽容,善待他人,用善意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善意的解读去诠释别人,就会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善意和善举,对万事万物,都有善心和善行。一个鼓励的眼神,一番温暖的言语,一次会心的交流,甚至是一句逆耳的忠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其实就是张扬人性中至纯至美的善良,就是善良的直接体现。若人人日行善事,持之以恒,整个社会就会安定祥和,充满温情,犹如苍穹朗月,白天的阳光借以延续;犹如久旱甘霖,干涸的大地得以滋润,每个人都会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和谐愉悦之中。
      善良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典籍中从来都不缺乏向善精神的弘扬和善行善举的记载。基于文化传统的熏陶和“祸因恶积,福缘善庆”的福善相因认知,古往今来念老惜贫的道德说教延绵不绝,善行已经融汇于人生理念和生活习惯,打猎者不猎杀幼仔和孕兽,打渔者不用细密的网捕小鱼,伐木者不伐幼苗等等。更有较为普遍的办义学施教、搭粥棚救灾、捐钱粮济贫、义务修桥补路、善待鳏寡孤独等等善行,记载这类善行的连篇累牍。
      但是,当代意义上的慈善是现代化的产物,是人类善良体现和表达的社会化专业化形态,具有制度化、全民化、结构化、专业化的特点。传统的善念以及给予别人以物质性资助或者给与方便的善举,是分散的,偶发的和个体性的,不具有当代慈善的特点。但它如同肥田沃土,孕育了慈善的萌芽,如同涓涓细流,构成了慈善的源头,催生了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在现代慈善大潮中,我们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滋润,得以快步跟进,慈善事业茁壮成长,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得到了体制化普遍化的弘扬。这是中华民族道德升华和文明进步的典型标志。
      然而,发展中的慈善事业已经面临空前的危机和挑战。
      我们在取得无可争议的经济、社会成就和自由的同时,不得不面对整个社会文明程度、道德伦理水准的降低,相当一部分人随着私欲物欲的膨胀,人性中的善良成分被压抑和封冻,感恩心在淡化,公德和信仰在弱化。在不时出现的医闹事件中,在生死相托,本应高度信任和充满善意的医患之间,看不出有任何善良的成分;还有经常见诸媒体的生产经销伪劣食品、药品,人为原因造成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等,铜臭早已把一些人天性的善良熏染得锈迹斑斑。在现实的物质利益诱惑面前,一些人误以为善良是一种毫无回报的付出,是幼稚和愚笨,成为被讽刺、挖苦和讥笑的对象。我们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同时,做好人难的抱怨仍不绝于耳,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例,让人见义不敢勇为;在用金钱多少衡量善意浓淡的势利眼光扫描下,爱心跟金钱挂了钩,善行小了被讥讽为吝啬,或者不屑一顾,甚至出现 以捐赠巨资作为获得最具爱心奖项的门槛,使爱心货币化了,力量单薄的大众善意表达的渠道被挤压,处于“善不起”的尴尬境地,只能靠边站;在纯真温厚缺乏的语境下,善行很可能被认为故作姿态,别有所图,使得行善前不得不左顾右盼,思前想后,善心的花朵未及绽放,就面临一场暴风骤雨。总之,滋生慈善的土壤在流失,支撑慈善的支柱在移位。
      现代慈善是让人心灵和道德得以不断净化和升华的圣坛,但有些人拔一毛而利天下而不为,把慈善作为用来猎获的枪弹,掩饰凶残的装潢,欺骗别人的麻药;以慈善为幌子,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如媒体披露的中华学生爱眼工程促进会实施的所谓 “爱眼工程” ,被讥讽为“双脚站在境外,双手在境内圈钱”,借慈善名义,牟取暴利;还有一些慈善组织在善款的管理和使用上,没有全部善意的用于慈善事业,屡屡遭到诟病,慈善形象受到损害,爱心的传递遭到重创;至于搞假捐赠以骗取美名,搞强迫捐赠以制造轰动效应,高调捐赠以彰显救世主的姿态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所谓慈善,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用公器谋私利,借令名掩恶行,与慈善的本义渐行渐远;这类事件犹如万物勃发的孟春季节,刚刚萌生尚未强壮的慈善事业嫩苗遇到了一场倒春寒,受损结果难以意料。甚至有人预言这类丑行,使大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和信心,百年难以恢复,话虽有夸张过度之嫌,但也说出了社会对慈善事业前景的无比焦虑。
      从本质上讲,慈善是一个观念问题,是个人对人生价值的体味和思考,是生命个体对自身的意义构建和道德塑造。只有先在观念层面突破了人的短视和自私的局限性,才可能有行为上的慈善自觉。慈善又是一项高度社会化的事业,必须以社会成员的善爱之心为道德基础,需要公民的慈善意识和社会慈善价值观的支撑,形成浓郁的慈善氛围,从而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内部驱动机制。因此,应当加强慈善文化、慈善价值和理念的教育,呼唤社会的爱心,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善”的本能,,真正让慈善理念融入大众和社会组织的行为之中。       
      世界巨富同时也是大慈善家巴菲特曾在给《中国富人的一封信》中呼吁: “我愿中国有更多的富人捐钱,我愿中国有更完善的慈善制度,我愿中国的慈善行为更有效”。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句句都足以震撼国人心灵。让慈善健步正途,惠泽众生,已经时不我待,我们责无旁贷。
       愿我们的慈善事业风雨兼程,伴随着民族品质提升的脚步,走向乾坤朗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