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促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

作者:吴咏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3-12-24 09:25

人民政协是我国惟一的由所有合法政党参加,并以本党派名义活动的多党合作组织,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与其他团体和界别相比,民主党派在政协中占有一定的优势,是人民政协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人民政协如果没有民主党派参加,政治协商将失去党派性,民主监督就没有高层性,参政议政将减少生力军,就不能体现政协政治的巨大包容性和利益的广泛代表性特色。同时,人民政协又是民主党派发挥政治作用的重要场所,离开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势必失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平台,就不能全面体现参政党的特色及在当代政治生态中的存在价值。人民政协与民主党派的这种互相协商与团结合作的政治关系,决定了人民政协与民主党派休戚与共的鱼水关系。民主党派卓有成效的自身建设,无疑是促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本文拟就如何通过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促进政协事业发展,谈谈粗浅的见解。

   一、民主党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真诚团结合作,开创了人民政协事业的先河

在近代民主革命的特定历史时期,宋庆龄、张澜、何香凝、黄炎培、沈钧儒、马叙伦、邓演达、许德珩、谢雪红等著名人士受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先后组建有独立政治诉求的党派;抗日战争开始后,在反对蒋介石专制独裁的斗争中,各民主党派逐步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亲密友好的政治关系。特别是在决定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选择了与中国共产党患难与共,携手奋斗,共同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不断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联系面;建国前夕,接受共产党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的邀请,以高昂的政治热情,怀着建设新中国的宏大抱负,积极参加了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就在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上,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就新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根本制度等有关国体政体的核心问题,深入进行政治协商,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规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正是有了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参加,这次大会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代表性,会议所讨论和决定的一切,都能完满地表达全国人民的意志,并恰当地照顾到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历史特点,照顾到不同阶级和不同阶层的特殊利益和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一切国家机关能够更广泛更巩固地团结全国人民,胜利地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建设事业。

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篇章,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此,各民主党派事实上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得以正式确立,有各民主党派参加的人民政协闪亮地登上新中国的政治舞台,开创了协商民主的新纪元。

各党派老一辈领导人为设计和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所体现出的高瞻远瞩,高风亮节,无不令人敬仰。他们共商国是的历史盛况,所体现的生动活泼的民主政治气氛,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国情的成功实践,生动地体现了统一战线理论在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历史必然性。无疑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经典实践和永恒范例,对于发展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而言,不仅具有高山仰止般的示范意义,而且具有开辟鸿蒙式的先导作用,是推进政协事业和协商民主发展永不衰退的榜样力量。

     二、民主党派的政治功能与人民政协职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党派政治功能的有效发挥,是政协政治活力的源泉。

一定的政治结构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政治功能。作为政治活动主体的民主党派和政协,都具有自身特有的组织结构,必然都具有相应的政治功能。依据我国宪法精神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所有政治组织的政治功能的内涵,既要为自身所代表和联系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政治诉求所左右,更要由执政党基于总揽发展全局和驾驭时势大局的宏观政治布局所决定,这就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主政治格局。

政协章程和中共中央文件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团结合作,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多党派长期共存,并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合作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关系,是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依据。政协的基本职能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履行职能的主体就是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所联系的各界人士,他们通过政协这个平台去践行政协章程的规定,就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主要途径。

各民主党派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新中国成立后,都与时俱进地不断规范和丰富自己的政治职能。上世纪九十年代,各民主党派章程都规定其主要职责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本世纪初开始,各民主党派相继召开代表大会并修改章程,在明确其职能中,都有直接或者近似“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表述。

更为重要的是,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人对民主党派职能的期待与民主党派自身的政治职能追求高度契合。1993120日江泽民同志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讲话,他希望并相信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的同志们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不断开拓工作的新境界。胡锦涛、习近平同志在年度迎春座谈会上都提出了基本相同的期待。 2005年和2006年,中共中央相继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规定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内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规定党派民主监督的性质是在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进行的政党之间的政治监督,方式是提出意见、批评、建议。200711月, 我国政府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首次提出中国政党制度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功能。可见, 人民政协和党派的职能和职责是基本一致的 在国家权力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 ,人民政协与党派是 高度吻合的

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协商、监督职能主要是以参政议政活动为载体,经过人民政协会议形式和其他形式,按照政协章程和其他有关规定所确定的原则与工作程序来实现。人民政协要在改革发展中释放更大的制度红利,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有更大的作为,就必须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尊重和保障各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各项民主权利,不断创造和完善有利于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发挥作用的条件;充分发扬包容、平等、团结、合作的政治特性,热情帮助民主党派搞好参政党的理论建设和组织建设,全力支持民主党派发挥好社会整合利益表达的作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言献策,在创新机制中实现民主监督,在广泛联系群众中汇聚力量;积极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拓展渠道,搭建平台,大胆鼓励民主党派讲真话、建诤言、献良策,做中国共产党直言不讳的诤友、肝胆相照的挚友;充分发挥党派的界别作用和委员的主体作用,为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履行职能搞好服务。从而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永葆人民政协巨大政治优势和旺盛的政治活力,推进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

三、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有待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取得新突破

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依据以及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与各民主党派是一致的,其政治优势是由各党派的政治优势聚合而成的,人民政协的根本任务,也是党派的根本任务。作为政协重要参加单位的民主党派,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是决定参政党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协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原则和方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作了明确规定:“按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特点、体现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这是指导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大原则和总方针。  

对照中共中央的要求,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任重道远,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认真探索的急迫问题,诸如参政党理论建设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和参政热情需要进一步增强,党派内部政治资源分配和使用方面的制度有待健全等等。民主党派必须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顺应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潮流,认真审视自身存在的政治价值;着眼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准确把握好党派行为的着力点;汲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及时判明自身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明确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增强自身建设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老一辈政治家的魄力和胆识,以自身建设为总抓手,积蓄和焕发更加充沛的正能量,为政协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参政党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虽然在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参政党遵循的政治原则以及参政议政的着力点等方面,做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指导了参政党的政治活动,但 “共性”只能回答普遍性问题,“个性”才能回答特殊性问题,而特殊性才是该事物存在的依据、理由和意义。对于具体的党派而言,对特殊性的认识,不能停步于仅仅是党派名称、领导人的姓名和诞生的政治条件和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必须对该党派与其他党派的本质区别,即在政治信仰、施政主张、组织结构、活动方式、所代表或联系的社会群体、影响社会的途径等方面的特殊性,有系统研究和清楚认知,从而在理论上回答该党派在政治生态中存在的依据和意义,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角度和方式,以及发展的前景等根本性问题。在思想上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如何建设参政党,在行动上知晓如何体现党派的先进性和包容性,如何体现本党派的政治特色。

在此基础上,努力加强参政党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每一位成员对本党派有清楚的理论认知,有为本党派履行职能鞠躬尽瘁的思想准备和政治意愿,明白为什么加入该党派,清楚加入后应该承担什么政治责任和社会义务,知晓如何为本党派组织发挥职能贡献力量,牢固树立立党为公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克服在加入民主党派的问题上的政治投机心理和个人功利色彩。个别人把党派仅仅看作是宝贵的政治资源和个人升迁的捷径,加入民主党派的目的就是为了步入仕途、提高个人社会地位,这类现象必须通过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坚决加以克服和纠正。让更多的党派外社会成员了解、尊重、赞赏、支持和包容本党派及其活动,从而不断强健组织肌体,增强在政协平台上的政治影响力。

民主政治是民主党派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政协是实践协商民主的重要政治平台。作为政协参加单位的民主党派,有独立的组织体系和强烈的民主理念,成员的综合素质较高,有充分的理由和条件站在体制改革的前沿,在本党派内部开辟民主政治的试验田,探索实现政治民主的新途径,使自身建设在创新中得到加强,在改革中取得实效。可以在党派内部的组织建设和管理体制上大胆改革创新,在党派基层组织领导人选任、干部举荐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等关注度很高的敏感问题上,借鉴执政党村级行政班子产生的经验,一律由本党派全体成员直接投票选举,改变统战部门提名、党派成员会议举手、执政党批准的惯常做法,杜绝在政治资源的分配上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从机制上铲除滋生任人唯亲、权钱交易的土壤;保证党派代表人物真正具有民意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可以深入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把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党务政务活动置于阳光之下,凡是涉及党派有关的人事安排、财物管理使用、重要活动的开展、重大问题的决定,都要通过班子成员集体研究,并同步向全体成员公开决策过程和结果,使党派的所有活动和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在全体成员的全程监督下公开透明运行。激发广大民主党派成员为党派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党派归属感,使民主党派葆有活力,持续发展。同时,这些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实践,对丰富我国政治民主的实现形式,增强人民政协的政治活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有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的韧劲,就一定能扎实推进,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