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稳固的生态基础

—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建议之二

作者:安康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4-07-11 09:05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是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的重点之一。参加调研的政协委员一致感到,近年来是我市生态基础建设最快的时期,生态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变。但在国土空间绿化、垃圾污水处理和汉水流域治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中加以解决。

一、提高国土空间绿化的质量

经过十来年坚持不懈的植树造林,生态脆弱、缺林少绿、山体裸露地段的状况得到根本改观,形成了国土空间大绿化的格局。虽然森林覆盖率有了大幅提升,森林质量不高、灌木杂木比例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委员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突出植树造林重点。努力改变森林分布不均衡、人口集聚区绿化程度低、城乡结合部覆盖率不高的状况,把植树造林重点放在浅山川道、公路沿线、汉江沿岸、人口聚集区、城乡结合部、移民迁建新区,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三沿三边等重点工程建设。呼吁国家继续在生态功能区试点市加大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力度。二是改善森林构成质量。林相残缺、林分质量差、重造轻管比较普遍,在实现国土空间大绿化的基础上,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到提高造林质量上来,着力改变林相残缺、质量不高、重造轻管的状况。建立全民植树造林常态化机制,努力解决单纯依靠国家投入的问题,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投入林业。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加快城市绿化、主题公园、生态景观建设。三是建立合理利用机制。我市森林资源权属国有、集体两大部分,国有林人均管护面积过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到户后,基本上也处于自然状况,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应逐步提高经济林的比重,让林业成为增收的重要渠道。在指标控制、加强监管、规范设计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多形式的林业经济。

二、提升垃圾污水处理运营能力

在调研中委员们欣喜的看到,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显著改善了人居环境和饮用水质量,这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标志性的成就。但在两场(厂)建设和运营中也存在资金缺口大、运营成本高、覆盖面较小等突出问题。我们建议:一是争取国家增加两场投资比例,合理分担地方财政配套压力。两场(厂)建设属于国家对地方的硬性要求,我市列入国家计划的38个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其中21个县级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概算投资14.3亿元,中央累计投资9.77亿元,占总投资的68.32%,其余4.5亿元需地方财政配套,如此巨大的配套资金,市县财政根本无法足额配套到位,不得不靠建设单位垫资或贷款,增加了地方债务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要进一步加大国家投入的争取力度,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多渠道呼吁中央财政提高投资比例,减少或取消地方财政配套,补贴两场(厂)建设的资金硬缺口。二是针对两场运营成本高的实际,争取国家列入专项转移支付。两场(厂)建设属于公共服务项目,无经济收益,建成后的运行费用很高,地方政府难以长期承受。正常运行后处理量不断增加,运行费用还会进一步提升。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地貌所限,污水处理需多级泵提升,从自来水价格中收缴污水处理费用,收支相抵,亏损极大。白河县污水处理厂处理1吨污水成本高达3元。据测算,两场(厂)正常运行后,全市每年运行费用缺口5000万元,其中污水处理2600万元,垃圾处理2400万元,这还不包括在建集镇的两场(厂)运行费用。我们呼吁国家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的精神,将我市两场(厂)的运行费用列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预算。地方政府通过出资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努力降低运营成本。三是重视人口布局的重大变化,扩大两场项目覆盖范围。正视新型城镇化和移民搬迁工程加大推进,大批高山危居群众向县城、副中心和汉江沿岸重点镇集聚,生活污染物不断加剧的现实,适当扩大两场(厂)处理项目的实施范围,将汉江干支流33个集镇、52个两场(厂)项目列入建设规划,并尽快安排足额资金启动建设。扩大县城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分布,改变“大马拉小车”状况。在污水处理厂未建设前,推广旬阳县关口、蜀河等集镇将污水三级沉淀处理后再排放的做法,推广蜀河电站组建专业队伍、建设专门设施打捞电站库区漂浮物的经验。

三、加快实施汉江综合整治和流域治理

汉江综合整治和小流域治理的展开,改变了水土流失状况和增强了防洪保安能力。建议紧紧围绕安澜、生态、宜居、发展目标,继续加大汉江综合整治和小流域治理力度。一是大力实施汉江综合整治。加快汉江水生态与水资源保护,建设水景观和生态景观,综合实施沿江绿化、生态治理和防洪保安建设。对汉江干流进行全面科学规划,分段包装一批水利项目,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投资支持。对汉江主要支流进行全面治理,下决心改变河道乱、堤防少、生态差的状况,建设堤固洪畅、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生态汉江。二是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随着东坝山水林堤田综合治理的展开,西坝低洼地段综合整治就显得更加紧迫,应加大争取国家支持和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开工建设。结合瀛湖生态旅游区建设,加快推进瀛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月河川道是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域,随着城镇带和产业走廊建设的展开,缺水的问题将成为这一区域最为突出的问题。要准确测算用水量和缺水差,科学论证月河补水的可行性,及早着手开展前期工作。三是继续推进小流域治理。认真总结小流域治理的经验,从实际出发,推广石泉杨柳山水林田居统一治理、建设生态科技园的模式,推广白河厚子河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经验,治理一条流域就建设一个生态示范园。对尚未治理的小流域分类进行规划设计,整体进行生态系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