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生态文化的繁荣发展

—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建议之五

作者:安康市政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4-07-11 09:07

用生态文化引领主体功能区建设,是试点示范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的重点任务。在调研中我们普遍感到,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还未牢固树立,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还很艰巨,生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一、用生态文明理念引导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示范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发挥生态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我们建议从生态文明教育抓起,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一是牢牢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宣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深入开展生态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进家庭活动,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形式,传递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正能量。二是普及主体功能区知识。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的精神,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准确把握用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的基本知识,进而在干部群众中用鲜活的事例开展主体功能区常识教育。三是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以建设生态文化为主题,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为重点,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促进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在机关率先进行节约养德教育,建设节约型机关,形成呵护自然、崇尚节俭、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

二、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坚持把生态文化放在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推动生态文化的繁荣发展。一是制定生态文化建设纲要。根据全国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市委实施意见精神,编制简明扼要、切实可行的生态文化建设纲要,指导生态文化的加快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促进生态资源与生态产业深度融合,把生态文化理念贯穿于资源利用和产业建设的始终,实现生态资源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三是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径;以振兴汉调二黄为重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为主题,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作品;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四是开发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和挖掘汉水文化资源,支持建设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汉水人文生态博物馆群。加强历史文化古镇古街建设,实施石泉古街、旬阳文庙的修复和扩建,加快恒口、瓦房店、蜀河、后柳、熨斗等古镇古院落的修复建设。做好有一定历史文化旅游价值的景区景点开发,促进汉江明清会馆、陕南古民居、凤堰古梯田、旬阳汞矿开发遗址等保护利用。

三、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

我市生态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尚未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影响着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建议系统挖掘生态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产品,促进生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是打造亲水休闲文化品牌。按照湖城一体的思路,融入文化元素,建设瀛湖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做靓一江两岸生态文化核心景区。二是开发秦巴生态文化品牌。充分发挥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建设天然植物园、科普知识教育基地、野生动物观赏目的地、登山探险体验胜地,让人民群众在体验中受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动教育。三是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以汉调二黄保护传承为重点,整合紫阳民歌、汉江号子、小场子、弦子腔等民间文化艺术,使这些文化形式焕发新的生命力。四是塑造富硒茶文化品牌。充分利用陕甘茶马古道文化遗存和丰富的茶资源,挖掘茶艺、茶歌、茶经等文化形式,在游茶园、听茶歌、品茶茗、悟茶道中体验茶文化的愉悦。五是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挖掘移民文化资源,普及龙舟文化受众面,开发航运文化内涵,扩大红色文化影响,提高安康美食文化知名度,在文化产品开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六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运用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积极促进文化产品、文化企业向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