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略解

作者:王全心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5-01-13 17:14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2 汉译本

公元67年,佛教传入中国。从这时起,到宋朝止,可考的至少有11位高僧翻译《心经》,其中:吴•支谦、唐•菩提流志、唐•实叉难陀等三人的译本缺失,现存八种译本。以玄奘法师的汉译本流通最广。

  一、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大明咒经 公元402年 姚秦•鸠摩罗什译

  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公元649  唐•玄奘译

  三、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公元700年 唐•义净译

  四、普遍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公元733年 唐•法月译

  五、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公元790年 唐•般若、共利言等译

  六、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公元850年 唐•智慧轮译

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年代不详  唐•法成译

八、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经 公元980年 宋•施护译

 

心经出处

《心经》中从“舍利子!色不异空……无智亦无得”,共109个字,出自《大般若经》第421卷观照品第三十二,并与《大般若经•习应品第三》的内容相同。

《心经》中从“是大神咒……能除-切苦”,共22个字,与《大般若经》第429卷功德品第三十二,以及《大般若经•劝持品第三十四》的文字大同小异。

 

心经由来

一次,大比丘们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上集会,正值释迦牟尼在打坐入定,舍利弗问观世音菩萨:“若有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因此,观世音菩萨便为舍利弗等僧众讲述了《心经》。尔后,《心经》中讲述的内容得到了释迦牟尼的认可。

 

译者简介

玄奘(公元602——664),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俗名陈袆。12岁出家。公元629年,即贞观3年,只身一人从长安出发西行,受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的那烂陀寺,师从该寺的住持戒贤法师学习佛教经典。后游历印度各地,广为参学。再次回到那烂陀寺时升为副主讲,辩才无碍,名声大振。公元645年,即贞观19年回到长安,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佛教经论657部。之后的20年间,一直从事佛经的翻译,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公元649年,即贞观23524日,唐玄奘在终南山翠微宫翻译出心经,一卷,260个字。

心经题解

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心经的“心”,不是指人心,非心灵,亦非心脏,而是说,心经是600卷《大般若经》的提要、核心内容和精华部分。

中心思想

就是本经中的一段话:“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十方的所有佛,都是靠般若智慧修成的。换言之,般若是诸佛之母。依靠深般若,能够证佛果。

经文讲解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他已经解脱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具有“十种自在”,所以,又被称为观自在菩萨。十种自在是:寿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自在,胜解自在,神通自在,愿自在,法自在,智自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指“破执断惑,渡往彼岸”的智慧。般若智慧有深浅之分,什么是浅般若?什么是深般若?破执断惑按照不同对象分三种:我执,法执,空执。声闻缘觉只破“我执,不破“法执”,被称为“我空、法有”。就是说:他们只看到身心是缘起性空,却看不见构成身心的“五蕴、四大”等要素(要素是“法”的现代语),也是缘起性空。三贤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的菩萨虽然能破除“我执”和“法执”,但不破除“空执”,以为证得空性就算到达了修行的究竟处。这两种情形都属于浅般若,空得不彻底。然而,“十地”阶段上的圣位菩萨,特别是修到第八地以上时的深行菩萨,不仅空掉了“我执、法执”,还要进一步空掉“空执”。空亦复空,最后连“空”的这个意念都要空掉,这叫做毕竟空,亦称慧彻三空。慧彻三空实际上是“行于中道”,因为既要破“有执”(包括我执和法执),又要破“空执”。中道即是深般若。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是构成身心的五种要素。其中:色是构成身心的物质要素,它又是由具有“地、水、火、风”四种基本特性的元素所构成的;“受、想、行、识”是构成身心的精神要素。深般若与浅般若相比,有着更强大的透视力,不仅能观察到“身心”空,而且还能观察到“五蕴”等各个要素,皆是空性。这就如同不单能看到物质的空性,还能看见分子、原子、电子……等各个层次的空性。这只有修到深般若的时候,才具有这样的眼力。

度一切苦厄:度是解脱;苦厄是痛苦和灾难。修浅般若,只能断烦恼现行,灭不了习气种子,证阿罗汉,出离三界,解脱分段生死,但解脱不了变易生死。修深般若,则能彻底破除一切烦恼现行和无明种子,既出三界又成佛,因此,可解脱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当然也就随之解脱了一切痛苦和灾难。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不是指灵骨,而是指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因为他的母亲名叫舍利,他是舍利之子,所以他又被称为舍利子。观世音菩萨唤了一声舍利子,意思是请他注意,要转段了,下面讲另一层内容。

这一段经文是讲“自性空”。什么是自性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包括物质的东西和精神的东西在内,都是因缘和合之物,缘聚而生,缘散而灭,除了因缘条件等各种要素之外,内部没有一个能起自主作用的“我”。这叫做无我性,无我性又叫做自性空。

身心是五蕴和合之身,同样是无我性,自性空。如何理解“自性空”?自性空就是当体空,即当下就是空性。为了使学佛人能够准确理解“当体空”,观世音菩萨有针对性地讲了四句经文,阐述“色”与“空”的关系:

色不异空——色是物质,异是离开。针对“我空、法有”而说,一切因缘和合之物,都是自性空,不是实有者。无论哪一个层次上的物质,凡属缘生,概莫能外。

空不异色——针对“色外空”而言,缘起性空不是指物质之外存在的空,那是虚空,而非自性空。自性空是说事物本身就是空性,色空同体,不可分离。

色即是空——针对“灭后空”而言,缘起性空不是指等到事物消失之后才出现的空,而是当下就是自性空。色空同时。

空即是色——针对“空灭色,断灭空”而言,虽然万物缘起性空,但是,空并不排斥色,并不否定和消灭物质的客观存在。

 

讲了“色蕴”当体空之后,其余四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道理相同,也是当体空,也要从这四句经文上来理解。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观世音菩萨又唤了一声舍利弗,提醒他注意,前面讲的是“自性空”,接着要讲“本体空”了。

先辨析两个名词概念,一个是诸法实相,一个是诸法空相,一字之差,指的是两回事情。(一)诸法实相,即一切缘生之物的事实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自性空;(二)诸法空相,空相就是非相、无相。无相是什么?是本体,是如来法身、众生佛性。

本体既是实有者又是空相,说它是实有者,是因为真实存在,毫无虚假;说它是空相,依据有两点:一是无相,看不见,摸不着;二是空寂,一法不立,不包含任何东西在内。如同人体经络、地球引力一般。

本体空与自性空虽然都叫做空,但是有区别。本体空是无为空,意思是:如来法身和众生佛性原本就有,永恒存在;自性空是有为空,意思是:此概念由因缘和合而存在,亦由因缘离散而消失。

本体空的主要特性,经文中只说了三条:

不生不灭——如来法身和众生佛性,不属于缘生法,不是生灭法,它原本就有,永恒不变。佛性不是随着肉体脱胎而生,也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灭。

不垢不净——有情众生在生死轮回中,受“五欲、六尘”的诱惑,起“贪、瞋、痴”之心,制造种种恶业,污染的是心灵,而不是污染了佛性。佛性好比是太阳,乌云密布,并非把太阳污染了;晴空万里,并非太阳被清洁了。

不增不减——众生在生死轮回中,妄心制造了差别相,受生不同趣道,色身变来变去。但是,佛性具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特性,佛性既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无论“六凡”或是“四圣”,佛性都是一样的、平等的。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是故,空中无色……” 。这里所说的“空”,指的是本体空。由于本体是清静空寂的,其中根本没有下面所列举的那些东西。

色、受、想、行、识——合称“五蕴”。蕴是聚集的意思。五蕴是构成身心的五种要素,分别为:一、色。色是物质,五蕴中的色指肉体,由具有“地、水、火、风” 等四大属性的元素构成。地代表坚硬,水代表湿润,火代表温度,风代表流动;二、受。指“眼、耳、鼻、舌、身”,这是“八识”中的前五识;三、想。指第六识,即意识;四、行。指第七识,即末那识;五、识。指第八识,即阿赖耶识。综合起来来说,五蕴之身就是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的聚合,包括身和心两个方面。

眼、耳、鼻、舌、身、意——合称“六根”。六种感觉器官。

色、声、香、味、触、法——合称“六尘”。六类认识对象。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称“六识”。六种认识功能。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称为“十八界”。界是种类。十八界是“六根、六尘、六识”三者的相加,经文使用是的省略句子。“根、尘、识”三缘和合,产生众生的心识活动,也就是精神范畴的东西是由此形成的。

为什么本体之中没有这些东西?因为这些物质的东西属于色法,精神的东西属于心法,色法和心法皆是因缘和之物。而本体不是因缘生法,它既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精神。所以,本体之中既无色法,又无心法。本体到底是什么?不可说,说不清。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段经文是“十二因缘”的省略句子,说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说,何谓“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这是生死流转的十二个环节,叫做“十二支”。彼此环环相扣,因果相续。“十二因缘”是用于说明生死轮回之因和生死解脱之道的。

第二层意思是说,如何观“十二因缘”。观法有“顺观、逆观”两种:顺观是从后至前依次观,此有故彼有,由因生果,观看生死流转;逆观是从前向后依次观,此有因彼有,由果寻因,追溯生死根源。顺逆之观又各有“染观、净观”之分,染观是看无明如何衍生,这是生死流转门。净观是看无明如何消灭,这是生死解脱门。“无无明,乃至无老死” 这句经文中的“无”字,当“灭”讲。从灭无明开始,依次朝前观,此灭故彼灭,无明灭,则一切皆灭,最后就灭掉了“老死”。这是顺观之中的净观,由于首先灭无明,因此,它是根本上的生死解脱之道。

第三层意思是说,要舍弃“十二因缘”的修行法门。“亦无无明尽,亦无老死尽”这句经文中的“无”字,当作舍弃讲;“尽”,意思是修行完毕。“十二因缘”是缘觉乘的修行法门,当修完这个法门之后,就要舍弃对这个法门的执著。

“苦、集、灭、道”,统称四圣谛。四圣谛的“圣”,指圣人;“谛”,是真理,即圣人所发现的四条真理。分别是:一、苦谛,指的是“六道”中的众生皆苦;二、集谛,是指集成众生皆苦的原因;三、灭谛,有一个“灭苦因、脱苦海”的彼岸,叫做涅槃;四、道谛,是指到达彼岸的道路和方法。

“四圣谛”好似是医生看病人的四个步骤:察看病痛之苦,诊断患病之因,提出痊愈目标,然后给病人开治疗处方。

“四圣谛”是声闻乘的修行法门,主要是修“三十七道品”。当修完这个法门之后,照样要舍弃对这个法门的执著。

为何要舍弃“十二因缘”、“四圣谛”等修行法门?因为这些修行法门都属于“有为法”。第八地位上的菩萨是深行菩萨,在八地之前,已经完成了“有为法”的一切修行任务,如修“十善业道、四禅八定、三十七道品、四圣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等,功用行满,皆悉成就。从第八地到成佛这个修行阶段,则要用无为法修行,名词叫做“无功用行”。修行不用功力,纯粹是无为法。打个比方:帆船快要到达码头,要将帆降下,橹不摇,桨不划,一点儿力也不必用,全凭惯性前进,自然靠岸。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无智亦无得”:智,非指般若智慧,而是指世间人的聪明才智,属于有为法;得,指得失心。这句经文的意思是:没有得失心,就不会产生欲望,也不会功于心计,运用聪明才智,去追求和执取。这样,自然就能息下妄心,成为无为法,无为法才是般若智慧。

“以无所得故”:无智是无为法,无智是般若智,它来自于无得失心,无得失心是因为懂得“无所得”。为什么无所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从“缘生物”看,不可得。因为一切缘生之物无我、无常,包括五蕴、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在内,也就是指身心及其身外之物,一切毕竟空,终究不可得,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众生对于身心及其身外之物,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二、从“本体”看,无得。众生的佛性本来具足,非从外得。因为“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必要向外追逐和索取。如果向外索取,反而远离佛性。有人把从外面找佛性,比喻成“头上安头”。自己本来有一颗头,还要再找来一些头安在上面,成了九头怪。所以说,修行是舍而非得。

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梵文的音译,简称为菩萨。意译是:立志成佛的大乘佛法修行者。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般若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的般若智慧,在这里泛指浅般若和深般若,通俗说,般若智慧就是“看破,放下”。一切都放下了,心中自然没有任何挂碍,没有牵肠挂肚的烦恼,也就修得了清净心。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只要看破、放下,心无挂碍,就能随着修行层次的提升,解脱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从而也就能看破生死,不惧生死,把生死当作是乔迁之喜,不过是烂房子换成好房子,旧衣裳换成新衣裳。有了这样的人生观,就会活得自在,死的坦然。

“远离颠倒梦想”:梦想,以梦为真,亦是颠倒。颠倒梦想包括两种:一种是凡夫的“四颠倒”。即:佛教认为人生是苦海,身心是假我,“五欲六尘”是染源,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而凡夫则认为世间是“常、乐、我、净”,这便是四个方面的颠倒见;再一种是声闻缘觉的“四颠倒”。大乘佛法认为彼岸世界是“常、乐、我、净”,这叫做“涅槃四德”。而声闻缘觉的看法恰恰相反,否定“涅槃四德”的真实性,这实际上是一种空执。远离凡夫的“四颠倒”,脱三界;远离声闻缘觉的“四颠倒”,入佛道。如何才能远离颠倒梦想?要有正知正见,依“中道”而行。

“究竟涅槃”:指的就是大乘佛法的彼岸,说白了,就是成佛。“究竟”二字有两种理解:一,若作名词用,究竟涅槃就是无余涅槃;二,若作动词用,究竟涅槃就是证得涅槃。远离了这两种“四颠倒”,就能一步一步地趋向成佛,证得佛果,到达无余涅槃这个彼岸。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段是总结性的话,是本经的中心句:

三世诸佛: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即三世十方的一切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这里重点是指深般若,成佛要靠深般若。前面已经说过,深般若就是中道,就是无为法,具体说,就是无分别智。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名词:无分别智是见佛性的智慧,它分为根本智和后得智,根本智是入定之智,后得智是观照之慧。从其“定慧双修”来说,它属于中道。根本智的含义是,在无念的状态下达到“能所双亡,心性合一”;后得智的含义是,在定中观照不能用“心意识”,不能通过语言、思维等中介,而要直接体验,如实觉知,由此产生灵感、闪念和顿悟。从其“见性方法”来说,它又是无为法。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的是佛果。既然经中一再讲“无得”,为何又说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因为,没有得失心,才能遣除执著,息下妄心,修得清净心。只有修成功清净心,佛性才会显现。这跟清净之水方可映月,浑浊之水不能映月的道理一样。佛性显现为见性提供了前提,见性则能成佛,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叫做“无得而得”。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大神咒——神力无比;大明咒——大智慧光明;无上咒——在一切咒语中,般若是最殊胜的;无等等咒——任何咒语都不能与般若法门等量齐观。

揭谛,谛是真理,真理已经揭示出来了;波罗揭谛,波罗是彼岸,到达彼岸的真理揭示出来了;波罗僧揭谛,僧指大乘佛法修行人,已经为大乘佛法修行人揭示出了如何到达彼岸(成佛)的真理;菩提萨婆诃,菩提是觉悟。萨婆诃是快速。你们要赶快觉悟,抓紧照此修行,尽快到达彼岸。不要磨磨蹭蹭的。